唐維良, 專欄作家

上醫治未病,你今年做健康檢查了嗎?

22 10 月 , 2015  

資深醫師 唐維良

談過多篇登革熱的文章,都是強調預防醫學部份。其實,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最上等的醫師就是預防醫學的醫師,即在疾病未發生前就先做好防備。中醫理論裡養身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像是如何能補氣補血、養精養神,這類似西醫裡提昇免疫的功能一樣。當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時,自然可以抵抗百病。這理論落實到生活層面上,就是利用飲食的調養、生活作息的調節,或觀念行為的調整,來導正先天後天的失調情況。

健康無價的觀念,在我們考量衣食住行各方面時,常常都是擺在最重要的地位。小至買瓶醬油,大至核能或工業區的設立,都是如此。可是有些事物,真的是防不勝防,或者是避無可避。偏偏我們的身體有很大的潛能,沒壞到相當程度,是沒有任何症狀的。看電視劇都知道,當醫生宣佈是癌症後,下一句就是「只有三到六個月可活」。不談醫學,就當是一般常識,也在提醒我們即使沒有任何症狀,還是要做健康檢查

政府設有衛生福利部,下含五個署,除了熟知的健保署、食品藥物管理署、疾病管制署外,還有國民健康署和社會家庭署,後兩個署的業務就在健康的促進和維護。身體檢查因為和醫、護、檢驗有關,故併到健保署。換句話說,就算你盡力做到健康的飲食、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樂觀的心態等等之後,還是要抽個血、量一下血壓、照照超音波或X光,看看成效如何。若出現輕微異常,表示該修正、加強某些地方,例如該戒菸、不要熬夜、多運動等,要將欲望收斂一些。或者需要進一步檢查,確定有無早期的疾病現象。有相當比例的人,是在常規健檢(學生體檢、勞工體檢)時,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問題。近年來更發現,不但人數增加,而且有年齡層下降的趨勢

健保有不同等級的健康檢查,幼兒的成長、孕婦的產檢、成人的健檢以及四種癌症(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的補助。各縣市依在地人口的情況,又有一些增添的項目。像金門縣今年起,對設籍滿一年且年滿30歲以上者,每兩年可申請一次5000元以下的健檢補助費,將以往成人健檢和癌症篩檢的項目,擴大實施範圍。同時,金門也開設了第一個以健檢為主的「中美診所」,配合縣政府的政策推展,走入社區做巡迴體檢,把政府「關懷縣民」的美意,變成「服務到家」的實際德政。台灣本島也逐漸興起以健檢為主的診所,顯示在政府的推動下,預防醫學的觀念正逐漸推廣流行。

只要政府的財政許可,或家庭個人有經濟能力,多關心自己身體總是好的。失去健康,不僅個人受苦,更拖累家人和社會。常常看到報上說,多放一天假,企業就會損失多少多少。所以,一場瘟疫、一個塵爆意外或其他許多的疾病,在時間、心力和財力必定都有相當的耗損。金門縣有這個遠見和能力,做這些外表看來,並非顯赫政績的事,誠屬不易。上醫治未病,不過是醫療界內之事;「不為良醫,則為良相」可就是政治界的大事了。「金門好行」,令人讚嘆。期待未來在金門試點成功後,能夠在全台灣依據各縣市的財政狀況調整後逐步推行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