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葉耀元

你說的「中國」,是我說的「中國」嗎?

2 11 月 , 2015  

美國加州大學政治系講師 葉耀元

近期網路與論間,出現兩篇關於所謂「中國認同」但立場迴異的文章。第一篇是《台灣的統派青年,孤單,不孤單》;此篇文章由台灣大學生所著,其主軸談論台灣之所以應該與中國統一的原因以及立場。另一篇文章《在台灣的統派青年,你真的了解中國?》則為對岸的中國人所論著,重點在批判《台灣的統派青年,孤單,不孤單》的立場與論述。

無論是贊同或批判現存中國政體的言論,都無法避免去碰觸到「中國文化與其文明」的核心認同概念。許多統派的支持者,也是打著兩岸中國文化的無可分割性為口號,來證成自己的價值觀。但是,依筆者觀察,現今幾乎所有的文章,都沒有處理到「什麼是中國文化/文明」如此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先把結論放在前頭,無論乎是在台的統一支持者,亦或是在中國的政權批判者,所談的都不是中國文化;因為一個一統的中國文化概念,其實根本就不存在

無論是在台灣或中國的歷史教育,都在在的強調中國文明的一體性與傳承性。這樣的論述貫穿了「堯舜禹湯夏商周、秦漢三國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這些在民國建立之前的歷史。兩邊的歷史教科書也同時強調,經過這一連串時代的潛移默化,造就了一個一統的中華文明,或儒家文化。但如果讀者更進一步去理解細部的歷史進程,則會很清楚地發現,其實中國歷史根本就是一部領土擴張史、更是一部文化融合史

舉個例子,魏晉南北與隋唐的統治核心根本就不是一個漢人政權,而是胡人與當時中原文化融合而成的一個新產物。更遑論在蒙古政權之下,當時的中國根本就只是一個殖民地的概念。尊四書的儒家文化教育也並不是一般老百姓對於中國文化的理解與體悟,尊四書只是因應於後期科舉考試(元仁宗之後)的標準化,所以四書才會變成儒家文化的經典。在一個多數民眾(超過90%)不識字的社會裡,去談論該時多數人的文化認同是中國大一統文化或是儒家文化,怎麼想都不合理。在教育普及之前,一般中國的老百姓所擁有的認同其實是一種透過相同的語言(閩南語/河洛語、吳語、北京話/普通話等等)與習俗(宗教認同與農耕模式)所產生的地緣認同,而不是現今大多數人在國民教育的「薰陶」之下所認同的「大中國文化」

那現今兩岸民眾所理解的「大中國文化」又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兩岸群眾對清朝以前中國文化脈絡的理解大致相同,兩岸的教育體制也同時去強調中國歷史文化的一體性與傳承性(這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謊言);其最重要的差異,則在於誰是正統中國文化的繼承者。

台灣民眾對於中國文化的想像,大多是經過國民歷史教育的「陶冶」,而進一步去認同中華民國做為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傳承體;大陸民眾則相反,其教育強調共產黨做為革命政黨的正當性,以及共產黨如何透過一系列的改革過程把過去中國文化的陋習改造成一個全新的中國文化(或中國的特殊性)。台灣支持統一的民眾對於中國文化的想像,注重於中國一統的文化概念與儒家社會對於社會穩定與其金字塔階級的憧憬;但大陸民眾所想像的中國文化,則是一個共產黨無所不在並透過政治權力觸及並控制社會各個角落的大政府威權社會

為了培養年輕人的中國認同感,以前筆者常常聽到「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句話。可是到底什麼是中國人,到底誰代表中國人,到底是在台灣認同中華民國的人代表中國人,還是在大陸認同共產政權的人代表中國人,抑或是在大陸不認同共產政權的人代表中國人?每一個人對「中國」都有不同的想像,也因此,筆者希望讀者確確實實的去理解自己到底認同的是哪一種中國文化,並再進一步去思考這樣的中國文化認同到底是從何而生;或許當你想清楚這個問題之後,你會對於兩岸關係有完全不一樣的解讀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