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J(錢世傑), 專欄作家

從臥軌看勞工的悲慘處境

10 1 月 , 2018  

山林中荒廢的法律小屋版主 Dr. J(錢世傑)

 

為了反對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修法,桃園市產業總工會於2018年1月8日晚上夜襲台北車站南下月台,試圖以臥軌方式表達抗議,訴求撤回勞基法修正草案,並發表臥軌宣言,這是台灣歷史上發生的第三次臥軌抗爭[1]。

相較於22年前,也就是1996年8月,發生了聯福製衣廠惡性關廠倒閉,負責人脫產遠赴海外潛逃,400多名員工遭資方積欠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求助無門之下,只好組成自救會與工運人士在桃園火車站前平交道前進行臥軌抗爭,當時不但引發社會團體重視,媒體也爭相報導,成為全台焦點,日後還成為推動失業給付和大量解雇勞工保護法的引子[2]。

韓國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在討論臥軌事件之前,要先問一個小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韓國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本片內容有關1980年5月18日光州民主化運動,宋康昊主演一名必須要支付租金、照顧女兒,在生活壓力下,只想要多賺錢的首爾計程車司機,為了賺取豐厚車資而冒險載上德國記者來到光州的故事,一開始抱怨這些人為何總是喜愛抗爭,造成大家的不便,直到親臨軍警鎮壓現場,逃難過程中與當地人民互動後,才發現事實與政府宣傳的內容並不同,於是冒著可能無法與女兒再次見面的風險,協助德國記者將拍攝的底片帶出光州。

同樣地,昨天勞團臥軌事件,造成鐵路交通嚴重阻塞,導致許多下班民眾搭車不便,如同電影中想要回家照顧家人的計程車司機一樣,引發不少的民怨與反彈;也有些人更表達不滿地說:要有薪水就要靠自己努力,每天不努力只會抗爭,那有用嗎?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提問,但是卻很難簡單地回答,或許我們要先將問題反過來:「如果每天努力,薪水就能提高嗎?」

這是一個努力很難有收穫的年代

不努力就沒有機會,但努力不一定會有收穫。假設每位勞工都在自己的職位認真打拼,相信少數勞工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薪資,但我相信多數人還是無法提高。勞工為何低薪,這個問題分析起來有點兒複雜,且讓我用簡單的方式與大家分享一下其中一個關鍵:

讓我們再一次地回到火車站臥軌抗爭的現場……

先想想在火車站無法回家的無辜民眾,他們在月台上等到很生氣,想著小孩子還在安親班等著自己接送回家,想到這裡就一肚子氣,於是乎就張嘴開罵,責難勞工不努力,這整個抱怨的回應聽起來很合理,「勞工不努力」看起來也是最快速的解答,只是如果不斷地努力,真的能解決嗎?

以買房子為例,現在買間房子這麼貴,動輒上千萬,可是一般勞工每天省吃儉用,每月省下兩萬元,要在大台北買間房子,實在很辛苦,更慘的是……能存到五千元就不錯了,一年也不過六萬元,買不起房子,租的地方不是房東把陽台改成的小套房,就是地下停車位改建的小套房,生活這麼節省,難道還不算夠努力了嗎?[3]

「高工時」、「低薪」的經濟結構改變

讓我們專注在台灣勞工的困境:「高工時」、「低薪」這兩個切入點,改變自己的能力當然也是一個改善的方法,但如同前面所討論的內容,全部推給能力不足、不努力,所以就必須忍受「高工時」、「低薪」的回答,似乎可以很快地回答問題,可是實際探究起來又不太完整,沒有挖出問題的核心,忽略了更大的因素應該是經濟結構上的改變。

什麼是經濟結構上的改變?

這就必須要再次翻閱皮凱提所寫的《二十一世紀資本論》,書中提到一個點醒世人的觀念,因為資產報酬與勞動力所得的落差,造成貧富不均快速惡化。簡單來說,有錢人收租、賺股息,比你擠捷運上班賺得多,久而久之,財富差距愈來愈大,如同最新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前1%富人擁有了該國38.6%的財富,比例創歷史新高[4]。

貧富不均已經這麼嚴重,但還會再嚴重嗎?

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

更糟糕的一點,從行為經濟學、生物演化學的角度來看,人是貪婪、短視近利的動物,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丹頓,在其《財富大逃亡》一書中在分析人是自私的議題時,提到了「誰砍倒了復活節島的最後一顆樹」,思考著那位砍到復活節島最後一棵樹的人,當時腦袋到底在想什麼?[5]

許多朋友可能沒有聽過這一則故事,讓我簡單描述一下……

西元1722年,荷蘭人在復活節來到了一座無名島,島上沒有一棵樹,卻有數百座的巨型石雕像,沒有任何木頭或繩索,是如何將這些足足有30呎高的雕像移動與豎立?

這些現象讓剛到復活島的人困惑不已,慢慢地這個疑惑被挖掘出了答案。上帝並沒有遺棄這座島嶼,從許多跡象顯示,這座島嶼本來也是長滿了高大的智利酒椰子,而且還有豐富的海產。

這座島嶼經過了五、六百年的發展,隨著生活穩定、環境資源優渥,居住人數不斷成長,來到了一萬人之譜,開始有了階級制度,並且開始和玻里尼西亞群島上的部落一樣,迷上了雕刻石像來榮耀自己的家族。因為雕刻石像與運送需要大量木材,於是開始砍伐木材,隨著需求量愈來愈高,即便他們知道要採取一定的行動保育森林,但需求的成長過快,超過了正常林木生長的速度,呈現了死亡交叉。

終於有一天,正常林木逐漸消逝,甚至於從島嶼的最高處往下望,環顧四周,應該可以看到整個島嶼已經光禿禿了,然而,怎麼大家都沒有任何的警覺心呢?

同樣地,有錢人不過是口袋比較有錢的人類,為了讓資產報酬更高,例如為了追求股票上漲好讓自己資產暴增,就要企業獲利變高,管你環境保護議題還是勞工福利[6]。因此企業主想方設法,除了提高產品賣價外,也要壓低原料成本;當賣價不能再提高、原料成本不能再降低,還剩下什麼選項可以讓獲利提高呢?不斷降低勞工薪資給付就成為必然的選項,於是,勞工如同復活節島的最後一棵樹,資方還不猶豫地砍了下去。

所以讓我們回想看看,7-11賣得飲料怎麼愈來愈貴、黑心食品怎麼層出不窮,還有勞工為什麼一直是實質上的責任制、資方為何積極聘用更便宜的外籍勞工[7];換言之,以目前的經濟環境發展來看,勞工遭到資方強烈剝削是很正常的。

勞工該怎麼辦?

前面講得落落長,但回到勞工該怎麼爭取自身的權利時,卻非常地無奈。當總統選舉、地方選舉還很遠的時候,手中的選票無法即時發揮功能,自然尚難受到政客關注之際,對於勞工而言,激烈的抗爭就成為選項之一。

最後,且讓我套用一段德國著名神學家兼信義宗牧師馬丁:尼莫拉的一首懺悔詩[8]來提醒台灣社會,別做局外人。這首詩是這麼寫的:

起初他們(納粹)衝向共產黨人;

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共產黨人。

接著他們衝向社民黨人;

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社民黨人。

然後他們衝向工會成員;

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

後來他們衝向猶太人;

我沒有出聲,因為我不是猶太人。

現在他們向我而來;

到這時,已經沒有人可以替我說話了。

[1] 反修勞基法 勞團突襲台北車站臥軌 警一一拉上月台,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306066。
[2] 勞團臥軌太超過?22年前他們也這樣催生勞工福利,https://udn.com/news/story/11732/2919403。
[3] 太誇張!惡房東把「陽台」當套房出租 一個月要價5000讓網傻眼,http://gotv.ctitv.com.tw/2017/07/601856.htm。
[4] 歷史新高!美國前1%富人 掌握38%財富,https://udn.com/news/story/6811/2728474。
[5] 理財幼幼班2:數據迷思與投資情緒,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45884。
[6] 美退出巴黎協定川普惹怒全球,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07477。
[7] 在台外勞達67萬人 破70萬大關指日可待,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230002936-260405。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起初他們……。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