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林穎佑

從遼寧號的跨區演訓觀察中共軍改

29 6 月 , 2017  

銘傳大學國際事務與外交學程兼任助理教授  林穎佑

2017年6月底,中共海軍先在25日宣布由青島啟航展開跨區機動訓練,並於日後向香港媒體宣布航空母艦遼寧號將於7月8日於香港開放參觀兩天。

基本上,遼寧號在本體設計上仍然是上世紀的產物,原始設計就限制了在現代海戰中的作用。之前所做的許多海上測試與演練,最大的功用在於訓練共軍的海軍人員,以及在反覆的測試中驗證其戰術戰法,並且摸索下一艘自製航艦中是否有需要改良的部分。畢竟美國海軍自二次世界大戰開始,於太平洋上便有豐富的航艦作戰經驗,但對共軍海軍而言,在航艦作戰上,仍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狀況。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著重於艦隊編隊與航艦起降的過程,特別是為了要讓航空母艦的甲板操作員可以熟悉其運作所進行的演練,更是過去遼寧號演練的目的;而後進行了著重於組織變革的軍改,對解放軍的指揮體系產生了相當的影響。

軍改後在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指導原則下,將過去大軍區制的指揮體系做出了相當大的變動,在作戰任務上由各戰區負責,而海軍在跨區機動作戰的指揮上,目前則仍然有部分疑問,究竟是否由海軍軍種指揮其艦隊行動,而在進行跨戰區行動時,各戰區所扮演的角色為何,在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中的參謀作業進行的方式等,這些都是近年解放軍進行跨區移動時,真正值得觀察與思考的部分。

類似的觀察也可在過去一年裡的共軍軍演中發現。2016年間的軍改對解放軍戰力而言真正改革之處,在於作戰指揮體系的改變,在之前的諸多演訓中,都可以觀察到解放軍所動用的兵力規模或是演習的次數並無特別突出之處,甚至還略低於過往。這代表對共軍而言,去年大幅軍改後,仍出現水土不服的問題,即便成立了軍區善後辦公室,但許多的部隊以及指揮層級仍處於磨合的階段。特別是在戰區中,過去以陸軍為首的指揮體系與其他軍種互動有限,但今日在戰區主戰的規畫之下,由戰區統合轄區內的陸、海、空、火箭軍部隊。

過去的許多演習都是由各軍種自行規劃,即便與其他軍種有任務上的協同,但離聯合作戰相去甚遠。在軍改後各軍種是否能打破軍種文化與發揮聯戰思維,成功打造所謂的一體化聯合作戰,則仍然需要時間的觀察與實際演習的磨合。

如對遼寧號來說,多次南下其最後的目的地都在南部戰區之中,但橫跨的區域卻是從北部戰區、東部戰區一路南下,中間與各戰區陸地系統的通聯,與在軍改後指揮體系間的運作情形,這才是觀察遼寧號航艦跨區演訓的重點。

特別是對中國大陸而言,航空母艦此一新裝備的意義已超越海空軍量產裝備,其在外交與政治上的意義不低於軍事上。這也代表在探討共軍海軍時,可能必須融合大戰略的觀點來進行分析才周延;特別是在軍改過後,習近平對軍隊權力的掌握程度更高,因此於航艦此種具有戰略意義的兵器,在進行任何演訓時所帶來的意義,必然會再三斟酌。

此外,中央軍委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與海軍、戰區之間的聯指體系運作互動情形,比起單純的遼寧號,更是未來觀察的重點。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