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陳徵蔚

泰國少年足球隊員獲救的啟示

11 7 月 , 2018  

PADI潛水教練 陳徵蔚

2018年6月23日,泰國「野豬少年足球隊」12名球員連同教練進入「睡美人洞」探險,因適逢雨季,洞穴積水而受困。7月2日,兩名英國洞穴潛水專家發現13人仍平安,隨即展開救援行動。

當時足球隊所在位置距離出口約3-4公里,且大部分被泥濘積水淹沒,單趟運送救援物資就需約6-8小時。有專家建議採取當年鑽洞救援智利礦工的模式,但由於足球隊位置深處幾乎等於兩個台北101的高度,鑽洞並不可行,因此泰國當局只好採取「潛水救援」,讓孩子學習潛水,然後跟隨救援人員脫困。經過三日搶救,全部足球隊員包含教練終於在7月11日平安獲救。

救援過程中,有位前海豹部隊成員不幸罹難,突顯出潛水救援的危險性。不少專家反對潛水救援,他們認為貿然執行勢必造成傷亡,建議等洞穴水退再採取行動。

然而,泰國雨季遲至10月才會停止,雨停後水位也未必會立刻下降,不知道要等到何時。再加上洞穴內氧氣濃度持續下降至15%(正常值為21%),若再拖延可能造成更大傷亡,於是泰國政府終於採取行動,完成了這項奇蹟似的救援任務。

洞穴潛水專家的憂心是什麼?而泰國當局的救援策略又是如何呢?

休閒潛水大多在「開放水域」(Open Water)進行。所謂開放水域指的是潛水位置上方沒有遮蔽,如果遇到任何危險或是氧氣耗盡,可以在安全規範下上升至水面的水域。這種潛水方式安全性很高,因為潛水員身上穿著浮力控制衣(Bouyancy Control Device),又背著氣瓶,只要能夠回到水面建立正浮力,基本上溺水的風險極低。

相對於開放水域,「洞穴」與「沉船」潛水的風險則相對較高。因為這兩種環境都有可能形成密閉或局限空間,潛水員如果進行洞穴或沉船滲透,有可能會卡在狹小空間中;又或者潛水員攜帶的氣量不足,一旦空氣耗盡,無法上升至水面,伴隨而來的就是失去生命的風險。

此次前海豹隊員罹難,就是在運送氣瓶到中繼站後,回程空氣耗盡失去意識而死亡。別說是人,甚至連海龜也是如此。馬來西亞西巴丹有個著名潛點「龜塚」,很多海龜葬身該處。該地是個洞穴,路徑錯綜複雜。海龜游到這裡,往往因為迷路,無法回到水面換氣而死亡。

泰國當局當然了解洞穴潛水的危險性,但迫於雨季過長,且洞穴內空氣消耗過快,無奈必須採取行動。他們的救援策略是,由兩位潛水員照顧一位少年。前導員穿著全套裝備,並且攜帶給少年用的氣瓶,而少年則著全面罩面鏡,拉繩索引導前進,後方則是另一名潛水員戒護。

與一般潛水不同的是,受援少年並不使用蛙鞋,也不穿浮力控制設備與氣瓶,僅著套鞋,靠前導員供氣,沿著事先架設好的「引導索」攀扶前進,洞穴內部設置燈光照明。這樣的配置可以減少能見度不佳所產生的危險,也能讓不諳潛水甚至不會游泳的少年只要抓著繩索前進就好。

不穿著裝備,背後沒有氣瓶,可讓少年身體更加「扁平」,得以穿越洞穴狹窄處。攀扶引導索,可避免不會潛水的人無法控制浮力,大幅提高安全性。

以睡美人洞的地形觀察,雖然經過多天抽水,約有1.5公里不用潛水穿越,但卻也有些路徑完全淹沒於水中,必須完全仰賴氣瓶,倘若過程中有人耗氣過快,甚至驚慌,就會造成危險。

不過由於每組救援潛水員都有兩位,若他們採取「側掛」(sidemount),每個人同時攜帶兩支氣瓶,還是隨時可以在空氣不足時相互支援。不過,救援路線中有一處寬度僅72公分,高度38公分,成人背氣瓶絕對會被卡住,而且若將氣瓶側掛,寬度也無法通過。

因此,潛水員勢必得脫下裝備前進。這對訓練有素的潛水員來說尚且是挑戰,對於少年而言當然更是如此。因此泰國當局選擇不讓少年背裝備是相當明智的決定;但是此時供給救援者與少年的調節器管線絕對必須特製,長度才足夠符合要求。同時,救難人員必須承受更大的體能考驗,不但裝備必須穿脫,還必須比平時增加更多的負重。

最後,人體在水中的體溫流失速度是陸地上的20倍。雖然當地水溫大約攝氏25度,但在洞穴內的水溫勢必更低。因此長時間停留水中,恐怕有失溫的危險。為了鑽過狹小的洞穴,潛水員不可能穿著乾式防寒衣,從影片判斷,潛水員都穿濕式防寒衣。

足球隊員們經過多日受困,身體已經非常虛弱,要長時間在水中活動數個小時,很容易造成失溫。錯綜複雜的路徑、洞穴中難測的水流、尖峭的岩石、距離漫長的路線、隨時有失溫的危險,即使不必潛水,地面也是潮濕而泥濘。救援人員與少年足球隊員們通過重重危險,最後終於獲救,實在是可喜可賀。

人類經常以為自己可以征服大自然,然而大自然的多變,卻經常出乎意料。一場大雨,加上地形詭譎的洞穴,造就了史上少見的救援行動。所幸進入洞穴探險的足球隊員們與教練全數獲救,但卻也造成了一位前海豹隊員殉難。

這讓我們認真思考,每一次親近大自然的同時,也別忘記了大自然的力量。無論登山、潛水、洞穴探勘,注意氣象資訊、權衡地形、完善蒐集資料,都是確保安全的不二法門。天候不佳、環境不許可,則寧可取消原定的旅程。畢竟生命可貴,而探險、旅行,隨時都可以成行。

平安,才是平安回家唯一的路。

photo by NBT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7696l7oshs, CC BY 3.0,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0568175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