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陳徵蔚

玫瑰的名字:談台灣正名

27 7 月 , 2018  

健行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副教授 陳徵蔚

羅密歐與茱麗葉的家族是世仇。當茱麗葉發現這個事實後說:「名字是甚麼?玫瑰就算換了個名字,還不是依舊芬芳?丟掉你的名字吧!不然要我改名也可以。」

實質與虛名 哪個更重要?

她的意思很簡單,單憑相愛的兩人無法解決家族仇怨。既然不能改變現狀,那就不妨「擱置爭議」。只要兩人「實質」相愛,在一起就好,別太在意「虛名」。

近來台灣一直想「正名」。真要獨立,就戰爭吧!自古以來每個獨立的國家,都經過流血戰爭。打贏了,就獨立,這是靠「硬實力」拚搏而來。否則,像甘地爭取印度獨立一般,堅持「軟實力」也可以。總之,就是要靠實力。

既沒有魄力戰爭,又沒有能力得到國際支持,只能在國內搞「公投正名」,無非是自High而已。問題是,這樣的自High卻觸動了兩岸最敏感的神經。

台灣早已實質獨立,擁有自己的政府與主權。只差「名義」而已。真的要正名,不是靠公投,因為台灣人當然同意自己叫台灣,問題是國際是否認同?即使今天全台灣人公投表決同意正名,世界不認同又有什麼用?我們的政府能夠實質做些什麼嗎?

一個無力改變現狀的政府,不斷在國際失去邦交國,即使自我感覺良好地正名為「台灣」,又有甚麼意義呢?說穿了,這只是一種透過操弄民意,製造假議題的手法而已。

沒有能力改變,那就維持現狀,擱置爭議。無奈這個政府一方面高唱維持現狀,一方面又處處試探中國底線。一方面說要兩岸和平,另一方面又刺激中共。最後的結果,雖然能夠贏得某些民粹的支持,但最後卻犧牲了兩岸的和平、穩定,甚至讓默默努力的運動員,失去了舞台。

有些事情,可以實際去做,但不要說。長期以來台灣實質獨立,因為中國目前尚無實力「武力解放」台灣。那麼咱們也別得了便宜又賣乖吧!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實力越來越強,台灣「擱置」爭議,不要刺激中國,不是一件壞事。

用時間增加力量、壯大自己

台灣政府支持獨立的作法,擺明逼著不想立刻採取行動的中共當局提早「開鍘」。習近平有他的問題要擺平:一方面要鞏固自己的政權,整肅異己;一方面要處理北韓、俄國、美國問題。再加上東南亞、中東與印度等國際問題,中國暫時不會處理台灣。而這也為台灣換來了寶貴的時間,可以生聚教育,培養實力。

然而,當台灣大張旗鼓要求正名,強調獨立,那麼西藏、新疆甚至香港、澳門異議份子看在眼哩,難保不會起而效尤。如果台灣都可以獨立,那麼長期以來被壓迫的西藏與新疆,更可以名正言順地高唱獨立。中國為了防杜「破窗效應」,勢必殺雞儆猴。不採取行動,中國自己便面臨內部分裂的壓力。

中國之所以尚未武力解決台灣問題,在於現今內部權力鬥爭的矛盾,以及國際情勢詭譎。其次,台灣海提供了屏障,特別是在八二三炮戰後,中共理解到拿下台灣需要付出慘痛代價。除非台海軍力嚴重失衡,中共尚無把握武力犯台。權衡得失後,台灣才擁有如今的和平。

事實上,當中共在八二三炮戰期間進攻金門之際,同樣也在西藏進行血腥鎮壓。《當鐵鳥在天空飛翔》這本書紀錄了這段自1956至1962年間發生的慘事。如果中共當時不是同時發動金門、西藏兩場戰役,或許台灣不會有八二三勝利,或許台灣不會享有如今的民主。西藏的鮮血,在無意間也促成了台海的穩定。

今日的和平,有哪一點是民進黨創造的?如今,政府卻利用這樣的脆弱和平製造矛盾,在野時將努力創造和平契機的馬政府抹紅、逢中必反。而執政後則是藉由台灣獨立創造議題,同時透過剝削當年守衛台灣老兵們的年金,實現所謂的「年改正義」。但是實質上,如何穩定台灣、 取國際支持、維持台海穩定?民進黨政府幾乎無能為力。

脆弱的和平禁不起不斷挑釁

台灣不斷失去邦交國,甚至連辦個國際運動賽事,都遭到杯葛,無法進行。台灣官員只能高喊「我們盡力了」,明知一定被否決還提出申覆,然後靠中國的打壓繼續激起民粹,靠仇中情緒爭取民眾支持。台灣民眾應該醒醒了!一個不斷消費人民愛國意識,製造對立,卻無心維繫台海穩定,創造台灣經濟、改善台灣人民生活的政黨,是不值得支持的。

馬丁路德曾說:「最後,我們不會記得敵人的話語,只會記得朋友的沉默。」敵人原本就對我們有惡意,所以敵人說的話語我們並不在意。但問題是,當敵人攻擊我們時,朋友為何袖手旁觀?為何保持沉默。

中國打壓台灣,這有什麼稀奇?問題是當台灣被打壓時,民進黨政府為什麼如此無能為力?而如果民黨政府明知道自己根本無力對抗強權,又為什麼罔顧人民福利,一味挑釁刺激?

台灣不需正名,只要我們立身正,國力強,世界自然承認我們。如果台灣只會內耗、政黨鬥爭,靠假議題操弄民意,那麼不需要別人打壓,台灣自己便已經自亂陣腳。多年以來,台灣不乏多元的聲音,卻總是缺乏團結的力量。什麼時候台灣可以真正團結起來,什麼時候台灣就可以大聲告訴世界:「我是台灣」。不需正名,我們該端正的是,自己的心態。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