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巴菲特對於退休基金的真知灼見

18 5 月 , 2017  

國中教師  李愛民

5月12日,投資巨擘華倫‧巴菲特接受CNBC「On The Money」訪問時表示,「持續買進追蹤美國標普500指數的低成本指數型基金,是打造退休計畫的最合理辦法」沒想到被譽為股神的他,竟然也是鍾情於所謂的被動式投資?只是不知道這種投資方式對於我們乏善可陳的各個保險及退休基金有沒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其實巴菲特這招並非新創,只要是投資圈的人一定知道這種追蹤指數的被動式投資方法。早在1974年,約翰·柏格創辦了美國先鋒(Vanguard)這家共同基金公司,隨後並推出跌破業界眼鏡的全球首檔指數型基金-先鋒500,此後便積極地倡導低成本指數基金的觀念。無獨有偶地,巴菲特在今年給波克夏‧海瑟威(BERKSHIRE HATHAWAY)股東的公開信中,他揭露了自2007年以來,與紐約避險基金業者Protege Partners共同創辦人賽德斯(Ted Seides)進行的一場主動式投資與被動式投資的競賽。

巴菲特本人買進的正是伯格Vanguard公司的 S&P 500指數基金,過去9年來被動式投資的總績效為85.4%、折合年化投報率為7.1%;賽德斯挑選的5檔組合基金當中,同時期的績效最高者有62.8%、最低者僅2.9%,平均年化投報率只有2.2%。

很明顯地,這場競賽被動式投資完勝了主動式投資。有沒有注意到巴菲特如此這般輕輕鬆鬆地便擁有了7%以上的年化投報率了。這只是巧合嗎?

國內奉行這種被動式投資的投資者,首推綠角了。他在《股海勝經》一書中便指出截至2006年為止的Vanguard S&P 500指數基金,其各年期的基金年化投報率如下所示:

所以,巴菲特的9年年化投報率7.1%應該不是巧合,而是光用這種追蹤指數表現的被動式投資方法,時間一拉長之後,投報率至少會有7%以上的表現,絕非空談!

要是我們的退輔基金於1995成立之初便擁有穩定的7%以上之投報率,在經過21年後的今天來看,其淨值變化將如上面兩張圖所示,截至2015年底為止的基金淨值將是1兆出頭,而非現在的5700億。

按照7%這種複利的威力下去增值,每年的淨值將呈現「旱地拔蔥式」的陡直增加趨勢,請問,會有「破產」的危機嗎?會讓政客有見縫插針、誣指退休人員領太多的空間嗎?政府自己操盤這些年來,不思專業進取,也無力對抗國內之非專業政治力干預,才勉強繳出2.89%的年化投報率,[註]實在是愧對基金受益人嗎、怎麼還好意思先進行多繳、少領及延後退的「剝奪式年金改革」。

許多政論節目裡的名嘴們及民意殿堂上面的立法諸公們,夸夸其談,每每不思進取,只道國內基金要獲致投報率7%以上的績效是強人所難,還說3%左右的投報率很好了,要感恩知足了。台灣的競爭力之所以會如此之薄弱,往往正式國家未戰先餒,政府千方百計地以其低無比的基金表現來愚弄民眾,其受影響的不只是軍公教族群,更傷害了公共資金的命脈與全民的信賴,綠營政權意欲砍斵軍公教保守族群的企圖。

—–

[註]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6/article/5511

圖片來源:美國之音VOA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