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一帶一路展開,台灣更具邊緣化危機

16 5 月 , 2017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宋磊

2017年5月14、15日中國大陸在北京招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這是習近平上任後自提出「一帶一路」政策後首次邀請參與國共同針對「一帶一路」相關內容召開國際會議,意義重大。中國大陸政府是此次高峰論壇的宣導國也是受益者,對於中國大陸整體國際形象加分不少,也成為東方強權崛起的象徵。

14日,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除再次宣揚「一帶一路」的核心精神外,也高調宣布中國大陸政府將加碼「一帶一路」建設資金的支持,向絲路基金增資約1000億人民幣,同時也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之海外基金業務,預計總規模高達約3000億人民幣。此外,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也表示將提供2500億元與1300億元的資金,提供支援「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金融合作。

鑒於中國大陸政府以如此雄心壯志來推展「一帶一路」政策,世界各國皆共襄盛舉,除有29國元首、政府首腦與聯合國秘書長等重要人物出現,與會貴賓還包括130國代表共約1500名貴賓出席,其範圍擴及全球五大洲。

對習近平來說,全面推行「一帶一路」,對內可以提高國內的生產率,增加外銷的機會,對外除可與中亞、中歐、西歐、東南亞等連結外,中國大陸企業可透過資金、技術、資源等轉移,一方面提高中亞等較為落後國家的基礎設施,二方面讓貨物透過「中歐列車」帶動西部至歐洲的運輸效能,同時也有助於加深中國大陸地緣戰略之縱深,強化其向西發展的規模與深度,降低美國在東面航道(太平洋)的圍堵,有效透過「陸上絲路」的路徑來發展中國大陸經濟、能源、運輸、民生等產業,增進國內就業率也同時帶動中亞五國的經濟發展;尤有甚者,俄羅斯也透過「歐亞經濟聯盟」的路線與中國大陸在部分區域或國家合作,達到互補效益,增進中俄兩國的經濟發展動能。

中國大陸政府自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政策後,就備受矚目,特別是因其陸上與海上路線的涵蓋範圍廣大,如何發展成具可行性的政策受到高度關注。雖然被部分西方學者認為這是中國大陸版的「馬歇爾計畫」,但中國大陸不但否認,也一再澄清「一帶一路」是一個兼容並蓄的發展計畫,政策意涵是希望透過兩線絲路的建立,來深化中國大陸與世界經濟發展的深度,同時中國大陸不斷強調不導向由西方霸權主導的全球化模式,反而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精神希望與各國發展連結。

而對於今年首次招開的「一帶一路」會議,美國與日本也首度派遣代表前往,暗示著美、日兩國在某種程度上接納該計畫;相較之下,台灣不但毫無機會參與,兩岸關係也日趨嚴峻;無法享有「一帶一路」的政策機會,台灣遭邊緣化的危機已不容忽視。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