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劉曉波之死,宣告中國法西斯主義復興!

19 7 月 , 2017  

行政約僱  邱陽

中國首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零八憲章》起草人劉曉波罹患肝癌末期,於本月經過中國瀋陽市司法局證實於(13)日辭世,享壽61歲。其晚年遭到國家禁止領獎並軟禁至死的命運。當時2010年奧斯陸舉辦的頒獎典禮上,劉曉波由一張空椅子代表的經典照片,讓外界開始將21世紀的中國與1930年代的德國相比較。顯然與納粹德國時期的諾貝爾和平得獎主奧希特斯基(Carl von Ossietzky)命運如出一轍,兩者的共同點還包括遭到嚴密的言論審查。

當時納粹主義成為德國當代的主流意識形態,宣揚精神是「屬於一個國家民族的社會主義」,政治觀點的集合意識形態包括了種族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不斷宣稱「日耳曼人」是上蒼賦予了「主宰權力」的最優秀的統治性種族。而奧希特斯基是一名德國記者、作家與和平主義者,曾經經過一戰的戰火見證,深刻體會到和平與民主之可貴,而在德國各地不斷發表演說和反戰的思想,公開批評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的不利言論,希望可以喚醒國民警惕民族主義帶來的法西斯思想的可怕之處。最後奧希特斯被關進集中營飽受凌虐,也於1935年成為首位在獄中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隔年病逝於醫院,但至少納粹德國還願意讓奧希特斯保外就醫並在醫院領取諾貝爾和平獎。

而德意志民族思想的形成和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對於德意志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建立統一民族國家,實現民族的經濟和社會進步並貢獻於世界文明,是具有巨大的積極意義的,但也帶來政治上實現極端愛國主義和高度國家極權統治壟斷政治體制。

而中國大陸所提出的發展口號「中國夢」,宣揚中華民族的復興主義與極端愛國主義,期望恢復到盛唐時期在世界上的地位與軍事實力,並積極將中國文化傳播四海,同時挑戰西方的世界領導地位。通常民族主義只有為了讓大家團結起來抵抗外侮與轉移內患焦點,唯一能利用、有號召力的就是民族的法西斯主義。

中國當局為了統一民族意識,而鎮壓「六四運動」、維族獨立運動、西藏獨立運動、緊縮香港的民主、中國茉莉花革命、雨傘革命、銅鑼灣書店事件、李明哲事件,網路上鉗制言論自由來大量禁止關鍵字,如習包子、大撒幣、六四、空椅子…等人權侵害,與禁止VPN來控管意識形態。

《世界人權宣言》發表60週年、「民主牆」誕生30週年,中國政府簽署《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10周年之際, 劉曉波於1984年12月10日起草《零八憲章》內容包含他與友人在「六四」之後20年思想成果的匯集,在體裁上受到捷克斯洛伐克反體制運動的象徵性文件《七七憲章》所啟發。

內文前言提出中國經歷19世紀中期的歷史巨變,暴露了中國傳統專制制度的腐朽,進而追求洋務運動的器物層面的進良並揭開中華大地上「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序幕。20世紀後期的「改革開放」,使中國擺脫了毛澤東時代的普遍貧困和絕對集權,民間財富和民眾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個人的經濟自由和社會權利得到部分恢復,公民社會開始生長,民間對人權和政治自由的呼聲日益高漲。在經歷長期的人權災難和艱難曲折的抗爭歷程之後,覺醒的中國公民日漸清楚地認識到,自由、平等、人權是人類共同的普世價值;民主、共和、憲政是現代政治的基本制度架構。」。

《零八憲章》觸及政治改革、經濟改革、城鄉差距與環境保護等諸多方面並提出決定中國未來命運的歷史關頭基本核心「六大理念」:自由、人權、平等、共和、民主、憲政,及「19個主張」:修改憲法、分權制衡、立法民主、司法獨立、公器公用、人權保障、公職選舉、城鄉平等、結社自由、集會自由、言論自由、宗教自由、公民教育、財產保護、財稅改革、社會保障、環境保護、聯邦共和、轉型正義。

不乏強調實現軍隊國家化,取消服務於一黨統治、帶有濃厚意識形態色彩的政治教育與政治考試並還權於民,以平等、公正的態度參與維持地區和平與發展並為歷次政治運動中遭受政治迫害的人士及其家屬,恢復名譽。以推動中國社會的偉大變革,期早日建成一個自由、民主、憲政的國家,實現國人百餘年來鍥而不捨的追求與夢想。

但在前言文末,憲章對於中國政府的既存體制提出深刻的質疑,「21世紀的中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這種威權統治下的「現代化」,還是認同普世價值、融入主流文明、建立民主政體?這是一個不容迴避的抉擇。」,「六大理念」與「19個主張」都是基本到不能再基本的人民權利,卻遭受到中國政府侵害公民基本權利,並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而失意至逝世,永遠無法領取諾貝爾和平獎的空留遺憾之人權悲劇,但劉曉波也傲然拒絶了用認罪換取自由的機會,透過了走向死亡的餘生,所堅守著1989的理想主義與寫作,展示了民主、自由和法治等永恆不滅的思想。

圖片擷取至:維基百科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