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推動創新產業 宜先解決五缺並結合金融發展

15 3 月 , 2016  

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李沃牆

準總統蔡英文在上任前提出「堆柴火理論」,最近也頻頻走訪產業,希望未來能燒出產業成長的熊熊大火,進而成為帶動經濟成長的引擎。簡單來說,若將柴火一根一根拿出來燒,熱量有限;但把柴火堆好了再燒,就可燒得很旺、而且持久;同理,政府如果能夠好好整合民間和官方資源,則可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果。根據「堆柴火理論」。蔡英文提出五大創新研發計畫的核心概念。按這五個計畫,未來會在北中南打造「亞洲矽谷、國防航太、生技醫療、綠能科技和智慧機械」等五個重要的產業創新生態系,讓它發揮堆柴火的效果,將經濟寒流趕出台灣。問題是,台灣生產要素資源面臨「缺水、缺電、缺工、缺土地、缺人才」等五缺,而且偏重製造業,能否點燃熊熊大火,不無疑慮?

平情而論,美國和歐盟等發達國家咸認為製造產業對於拉動國民經濟、推動技術進步、促進就業極為重要,全球重返製造業於焉蔚為風潮,如德國「工業 4.0」、美國的再工業化政策、英國製造業2050、日本發展人機共存未來工廠、韓國推出下世代智慧型工廠,中國則有「中國製造 2025 計畫」。由此可見,這五大產業是全球市場的發展主流迨無疑慮。但就產業創新角度而論,除了「國防航太」外,其餘四項也都是過去政府所努力推動的政策,如「亞洲矽谷」政策與近幾年馬政府推動的青年創新創業政策不謀而合、「綠能科技」與「生技醫療」政策與目前行政院六大新興產業「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的內容重疊,目標大同小異。目前行政院推出之「生產力4.0方案」中的製造業發展計劃,也早已涵蓋「智慧機械」的範疇。嚴格說來也僅是重新組裝。而未來能否推動順利,首要之務是解決五缺問題,否則,五大創新產業仍將淪為選舉口號或是空中閣樓。

在上述的五缺中,不僅水、電、土地的開發及利用面臨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壓力而受阻、基層勞動力及中高層人才不足課題更為至關重要。坦然言,國內製造業早已面臨國內外市場競爭、人均產值成長緩慢及勞動人力不足等挑戰。據估計,台灣勞動人口數量於2015年達到最高峰後將逐年遞減,四年後的就業人力缺口高達186萬人、在2060年則僅剩2015年一半左右。而就勞動人口年齡來看,也有明顯老化趨勢,其中45至64歲的勞動人口比例將增加,而15至24歲的年輕勞動人口比例卻下降。

在產業人才方面也有隱憂,一則是台灣每年外移的「經濟與技術移民」高達七千人到二萬六千人,再則是技職教育發展失衡,學用落差嚴重,往往與產業就業市場脫節。有鑑於此,新政府宜儘速提出有效的產業人才政策,包括「育才、引才、聚才、用才、留才」,特別是產業創新人才的培育更是刻不容緩。

其次,在產業發展過程中,亦不能獨缺金融產業的創新發展。金融是根、產業是葉;金融業如火柴棒,枝葉要茂盛若無金融提供資金活水,也難以成長茁壯;而柴火若無火柴棒、也難以引燃。因此,筆者建議,五大創新產業若能結合時下熱門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則更可發揮相輔相成之效。綜合言之,全球經濟成長引擎熄火,台灣難以置身度外;尤有進者,台灣出口連12個月負成長、出口訂單萎縮,景氣連八藍,短期轉好不易;若能藉由創新產業點起柴火,成為經濟成長動能,實刻不容緩。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