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毒品生態鏈正戕害下一代

5 8 月 , 2017  

社會觀察與自由作家  黃映溓

毒品入侵校園,氾濫成災,近來,「毒品除罪化」的爭論沸沸揚揚,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當中引發熱議,時下,吸毒人口逐漸年輕化,台灣青少年的身心面臨毒品嚴重侵蝕戕害。

根據國衛院2009年、2014年的調查,台灣地區12至17歲未成年族群首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平均年齡為12.5歲、14.8歲,首次使用地點在「學校」 的有百分之23.1%、百分之18.3%,毒品侵入校園的比率之高,讓人心驚。

國內吸毒年齡層正快速下降,十幾歲的國、高中生都已是毒虫一族,而在近年來的不良發展結果,毒品在校園氾濫的程度,甚至有國中生超越高中生的趨勢,校園已嚴重遭到毒害,校園淪陷成為毒品交易場,學生淪落成為毒虫,為單純無慮的學校教育埋下隱憂。

學生淪為毒虫,衍生的社會問題弊端叢生,毒梟藉由毒品控制青少年行動,進而促使青年學子公然遊走法律鋼索,挺而走險,偷矇拐騙,衍生竊盜、 暴力恐嚇、霸凌性侵等犯行,家長無力管教約制,學校老師束手無策,一整個年輕毒虫世代沉淪墜落。

今年3月初,震驚各界的台中清泉崗空軍基地毒品丟包案,軍方事後針對清泉崗基地兩千多名官兵進行尿液篩檢,時隔5個多月,全案調查宛若石沈大海,迄無進展,遲遲未見下文,真相到底如何?

學者指出,台灣12歲至24歲青少年中,約有20萬人施用過毒品,這些人在步入社會後仍有很高的比率繼續施用,清泉崗基地染毒,極可能就是青少年「 毒品生態鏈」的延續。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菲律賓總統杜特蒂於2016年上任以來大力掃毒;在杜特蒂雷厲風行的掃毒政策指導下,儘管衍生縱容手握大權的警方濫權違法,招惹影響人權之非議,但僅僅上任半年後,菲律賓整體犯罪率大幅下降,強盜、竊盜等犯罪率都有三至四成的下滑,而且獲得高達85% 的人民支持掃毒行動,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杜特蒂採取「以暴制暴」策略,賦予警方開火權,以警力和武力徹掃蕩毒販和吸毒者,目的在使毒品從菲律賓徹底絕跡。杜特蒂總統上任一年以來, 遭捕入獄和投案的毒販、吸毒者不計其數,掃毒行動可謂立竿見影,績效卓著。

民進黨英全政府上任以來,關於「毒品除罪化」的議題,稍早曾在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引發各界熱議,幸而法務部堅決反對,認為一旦毒品除罪化,勢必會造成無法監控施用人口、增加毒品查緝困難、施用者治療意願下降,恐將導致戒毒執行效率降低,造成家庭經濟負擔與人際衝突,此外,毒品施用升級及氾濫,讓國家生產力下降, 衍生健保給付及其他犯罪等九大問題,法務部政務次長陳明堂更坦言,以目前台灣社會風氣及現況,不適合將毒品除罪化。

筆者憂心的是,眼下,台灣社會正面臨毒品全面侵蝕戕害的危機,青少年前途堪慮;長期以往,毒品氾濫成災,將持續耗損國力,台灣前途危矣!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