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牽手求幸福 分手求祝福

30 5 月 , 2018  

上班族 Helen

又見情殺案。新北市板橋區一名20多歲,曾是小留學生的健身教練疑似和女友爭吵後,一氣之下在板橋國光路一處民宅殺害分屍。之後又有直播主遭男友殺害。

2014年也發生類似的案件,一位台大碩士生在和女友爭吵時,情緒失控將之刺死。

這些犯下大過的年輕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家境富裕或至少優渥小康;耐不起挫折;極度自我中心;人生虛無、找不到足以支撐精神的奮鬥目標,尤以面對感情上極度缺乏同理心,無法面對伴侶求去的陰影,做出了恐怖情人的行為。

筆者相信,這些有著某種偏執狂個性的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可能是街坊鄰居眼中「正常」、「乖巧」的孩子;但這些理應有更多的資源、更好的條件去追求事業與愛情的年輕人,為何馬前失蹄、傷人又傷己呢?

其次,我們也可以看到這些年輕人犯錯後,父母的態度一方面無奈,另一方面往往也顯示親子溝通出了問題。或許這些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因為無法適時的反饋心理與社交壓力,而慢慢成形了反社會人格,即便父母也知情,但孩子已成年,「不得不放手」的壓力下讓他們有心也無力。

感情方面的問題總是複雜難解,尤其是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下,女性如果隨意和別人交往或同居,多半會被認為丟臉及不檢點;而這也是這次兇殺案中兇嫌在遺書中自白「被女友欺騙、玩弄感情」,「對方謊稱處女」來表明自己行兇的動機。這豈不就是一種對兩性不平等的扭曲心態嗎?

還有一點值得思考的是,現在學生幾乎人手一台智慧型手機,但其實它並沒有讓人變得更有智慧、更加善用時間。反而是,大家越來越習慣即時性、視覺化內容的刺激;交友時運用軟體即時通,滑動照片就可以挑選對象,彷彿掌控約會主導權的感覺,令人上癮。

但這卻隱藏著危機,因為這種感覺大多只發生在剛開始接觸時,一段時間後,往往會逐漸強化依賴,一旦對方突然消失就感到惱怒,或是因為遭到拒絕而感到失落。這也是為何在這次情殺案中,認識不深的男女在短暫熱戀期過後,竟因此埋下了彷彿有著深仇大恨的殺機。

比較堪慮的是,透過如今越趨聳動的媒體內容,往往都是高度負面的「情感反教育」,像是「恐怖情人」、「情殺」、「玉石俱焚」……等等,標籤並且扁平化了加害人和被害人的模樣,但對於如何預防憾事,一點助益也沒有。大部分年輕人在校期間,沒有專門的課程深入教導愛情的多元性,在家也不一定能夠向父母尋求諮商協助。

遇到感情問題時,多半請教所謂的兩性作家,或同儕之間的意見。但這些所謂的「專家」,多半只能依照諮詢案例的大約數進行解答,無法過於深入的了解不同個案的差異性。

流行文化對愛情著墨甚多、甚深,但社會不能期待孩子們長大後就自然而然的可以按照人生進度去結婚生子,因為過程中有太多眉角需被關注。長期以來,大部分的家庭及學校教育對此忽略、簡化,造成一個又一個焦慮的青春。大家都希望牽手求幸福,分手求祝福,既然已經看見了情感教育之必要,那麼,現有的教材就應該好好翻轉,讓更多人了解並珍視「愛」與「生命」的課題。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