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終結放榜文化,不必矯枉過正!        

28 2 月 , 2019  

     國中教師  皮諾丘

高雄中學與女中的學生近日發起一項運動:「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他們的理念是希望終止每年各種考試的放榜日之後,各級學校與媒體聯合發佈的各種榜首新聞。

網紅議員呱吉也力挺此活動,發文到台北市各高中,希望各校勿主動發出採訪通知,或安排學生受訪,事實上,台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幾年前就曾經發起類似的呼籲,在臉書po文:「衷心期盼,明天有水準的媒體,都看不到哪家學校有幾個學生學測滿級分的報導。也衷心期盼,明天有水準的學校跟縣市教育局處,都不會發這種新聞稿或記者會。」

說實在的,某某高中多少人滿級分或某某女中幾人上台大醫科,對該校的全體師生來說,能夠登上新聞版面,可說是與有榮焉,只不過長期以來,新聞的鎂光燈始終聚焦在這些所謂的滿級生的學生身上,所以開始有一群人針對這樣的一個現象,開始提出反制行為。

但事實上,好幾年前開始,學校成績單除了可以看到個人成績之外,已經看不到其他人的成績、各科平均、班級排名及學校排名;就是為了顧及班上其他低學習成就的學生及其家長感受。可是當學校連朝會時間頒發各班段考前三名,都用特優、優等或是甲等來作為前三名的代名詞,甚或連頭銜都不唸,依照唱名的順序,請各班前三名上台領獎,這種做法也未免矯枉過正了。

這一波由雄中、雄女學生發起的運動,如星星之火燎原,各縣市的高中起而效之,各領域的專家、學者、教育局處的長官,紛紛表態支持,形塑出一種放榜當天,只要發佈滿級生新聞的媒體,就是不入流的媒體;只要主動發佈學測成績的學校,就是還存在著過去升學主義至上的舊思維;考得好的學生要低調,不能接受採訪,可以考滿級分,不代表你比別人努力,只不過你從小享有的資源比別人多。

說實在的,選擇讀高中的學生,本來就是以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學為目標,普通高中的強項就是升學。所以大家不太會在HBL看到建中對決雄中,也不容易在黑豹期的八強決賽,看到南一中對決中一中。難道大家是不是也可以說,松山高中可以拿HBL冠軍,是因為松山高中吸收了全國各縣市的國中籃球好手,其他沒進八強的學校,不代表他們付出的努力比你少,所以不應該報導那些在體育競賽拿前幾名的新聞?

同樣的道理,考進雄中、雄女或建中、北一女的學生,難道都不用付出努力就可以考滿級分,學校不應該將這些滿級生學生當是一種吸引學生的方式嗎?然而,目前看來,前述運動所帶來的新聞熱度,恐怕會形成一種寒蟬效應,那些辛苦2年半,考出好成績的學生,在各方無形的壓力之下,也沒有多少人敢接受媒體採訪。

據筆者的觀察,這幾年的媒體也開始會試著報導一些非滿級分學生的辛苦求學故事,或一些非明星高中校長辦學成功的經驗分享,上位者及主流媒體已經注意到,不要把鎂光燈或教育資源通通集中在某些人身上,但也不需要避之唯恐不及。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