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語言教育不該是外國的月亮比較圓

9 7 月 , 2017  

北京大學博士候選人 蘇怡和

語言在使用上有不同的層次,首要目的當然是溝通與正確傳達資訊,先達此要務後,才有討論修辭或文學性等議題的空間。

一門外語有不同的學習層次,並為此訂定了各種量化的標準,以便考核聽說讀寫的程度,即便每個人學習語言的目的不盡相同,但大多願意花費較多的成本,包含時間與金錢上的,去強化自己的外語能力,因為外語已經和國際化、能力高、人才等正面形象,或是功利面連結。

然而,當語言的學習標的換成母語,就是另一種劇情了。

在社會不斷追求績效攀升、塑造菁英文化的語境下母與長期被忽略,文化評論者與小說家朱宥勛不只一次提出,台灣中學生中文不好,並非因為該科目艱澀或沒興趣,而是因為國文科已經徹底被學生看不起了,覺得它沒有專業、大家都會。

實際上是這樣嗎?

筆者於大學工作期間,辦公室為向國外校友募款,聘僱了一位英語流利的職員。雖然英文的問題解決了,但卻出現了更多需要檢核與補救的機制與作業工序,包含中文書信往返中使用大量倒裝句文法、贅詞甚多、錯別字鮮明等。

舉一例子,某次會議簡報標題出現王金平「 生平事蹟」此一詞彙,介紹王理事長與校友會的互動,此生平一詞不只失禮,還貽笑大方,然而主管的回應是,該員是國外回來的,這種英式中文不影響工作,請與會者不用介意,然而這豈是一個英式中文所犯的錯,而是對於中文的空洞化所致,倘若學術機構在面對中文的誤用時,僅是以無傷大雅的心態一笑而過,更遑論其他民間單位或個人能夠懂得要注重母語知識體系的價值。

前一段時間客運千金李晶晶頻繁使用中英夾雜的語法紅遍大街小巷,引起網友的模仿,一夕之間網路上出現大量「晶晶體」,例如「 真想給你send tree pay(台語:呼巴掌)」、「這真的太Amazing了」、「 看完English變得Very Good而且很International」、「好多things需要處理」、「我think妳很有talent!」…,網友獨具創意的譏諷顯示出語言拼湊出的荒謬,同時中文的愈發式微也已然可見。

語言是文化的載具,母語對建構自我認同上扮演重要的角色,綜合語言學者、社會語言學者Skutnabb-Kangas(1 984)認為,語言是民族的族譜,是自我身分認同的線索,倘若資本社會中過度彰顯外語的競爭優勢,並持續忽視母語的文化傳承力量,損害的不僅是語言本身,還會加速無形資產的萎縮。

「可以好好說中文嗎?」曾幾何時已經成為一種期盼和懇求。

註:母語在此文中乃指涉為中文,但這個指涉並不通用於其他範疇。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