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台灣設計力退縮,軟實力不能靠作夢

22 12 月 , 2017  

台北大學公行暨政策學系博士候選人 陳昱旗

台灣設計力退縮,勢必影響美學新經濟實力,而「軟實力」已成為國際市場中重要的競爭法則,如何靠設計力行銷吸引國際市場的眼球?

產品設計對於產業領袖來說是「第二核心技術」,他們相信唯有好的設計才能在市場同質競爭較勁中脫穎而出,因此「設計」對於企業品牌來說非常重要,也是創造自我品牌優勢關鍵因素。

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針對2017年1~9月文創產業家數及銷售金額發佈,2017年1~9月文創產業累積銷售金額為473,887百萬元,較2016年1~9月累積金額增加1.47%。

在這看似漂亮數據的背後,其中攸關設計力的廣告產業(-0.88%)、產品設計產業(-10.42%)、視覺傳達設計產業(-8.98%)及設計品牌時尚產業(-6.85%)之銷售金額卻是較去年同期減少(-27.04%)。

中華民國蔡英文總統曾在2017/7/10「設計M/m臺灣」特展中表示:「設計正在改變社會,希望透過此展,帶領大眾看見設計的價值,讓設計力成為不可忽視的國力。」

經濟部長李世光則表示,「台灣是資源不多的國家,透過設計創意以小搏大,可以讓產業效應達到最大。」

不知道蔡政府是否察覺,在所有美麗的政治性語言,卻難敵產業國際市場競爭下的現實。面對台灣軟實力的退縮,設計力如是國力的象徵,面對這國力的衰退不知道蔡政府是否有知覺?

設計是台灣近年最重要的趨勢,以創意取勝的新競爭力更是大家琅琅上口的口號。在講求美學的年代,企業試圖運用設計力打造商品符合消費者的期待。而政府則用設計力行銷美化公共政策與民溝通,增加推行政策的順服程度。

為何民眾卻無法因政府設計力而感受到幸福?美學是一種醫術,關鍵在於心靈層次上感受力,公共政策不同於企業商品的設計包裝與行銷。在目前現行低薪結構、產業疲弱、勞資警張關係下,勢必影響到最基礎人的需求層次感受。簡言之,當沒有好的經濟民生的提升,民眾不可能有感美學的幸福。

因此,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JosephNye)於1990年提出「軟實力」(SoftPower),並於2006年再度提出「巧實力」,認為單獨依靠硬實力或軟實力都是錯誤的,要將它們有效策略結合缺一都不可。

當台灣設計產業日趨疲弱,勢必影響設計人才培育與市場的投入,必須追蹤關注市場與學校設計科系的產學供需連動,這是一個結構問題,當台灣沒有好的設計產業體質就無需人才需求投入,最後又是造成設計人才外移問題,這也是台灣設計力產業退縮,不能老是用軟實力做夢的迷思所在!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