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正豪, 專欄作家, 焦點議題, 黨產&促進轉型正義爭議

不處理原住民議題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只能是政黨惡鬥的工具

9 5 月 , 2016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 包正豪

 

自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並贏得國會過半席次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即成為該黨最主要的政治主張。然而就目前所了解的草案內容,實在很難不將這個條例看成清算鬥爭的工具,甚至是抄家滅族式的株連三代。不過,坦白說,國民黨根本沒有立場去質疑這個條例的基本精神。威權時代所留下的傷痕,確實有許多尚未撫平。個人雖然反對民進黨草案當中種種報復式的作法,卻也贊成應該要全面性回顧歷史,透過「轉型正義」這個時髦名詞,讓台灣社會徹底了解在這塊土地上所發生過的種種不正義的過往。沒有全盤的了解、認識,就不會有撫平傷痕的寬恕與平靜。然而在台灣,除當代威權統治,另一個不能被忽視而且更深層的「不正義」,是近現代個殖民政權對原住民的迫害。如果我們不正視這個問題,所謂的「轉型正義」就只是選擇性的工具。而過去殖民政權的政治壓迫,以及因壓迫而導致的社會分裂,將持續存在而使當下政府仍保有殖民色彩。

簡單來說,自荷據、明鄭、清領、日據,而到國府時代,每一次殖民政權的政權鞏固歷程,從殖民政權的角度出發,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但是山林既啟,即是原住民的顛沛流離。譬如漢人將鄭成功視為開拓台灣的英雄,是建築在無數原住民屍骨之上的成就。日據、國府時代的國有土地認定,更是對原住民經濟生活的直接剝奪。這些問題,都應該被拿出來討論,並且予以制度化的補償。不能補償或者無從補償起者,至少要還原歷史的真相與公道,呈現多元史觀。

譬如鄭成功、劉銘傳、沈葆楨等人的開山撫番,講白了就是殺戮原住民。但對漢人而言,替這三人立碑也不足以彰顯他們對漢人移民台灣的貢獻於萬分之一。既如此,拆掉銅像的象徵意義,就很微妙,反應完全否認漢人移/殖民的正當性,勢必難以獲得漢人的認同。所以,銅像容或可以不拆,但銅像的解說文字和相關歷史論述,應該要增加符合原住民史觀的論述說明,告知他們的開山撫番,是以原住民的血淚為代價的。

至於日據和國府時期的國有地政策,則是完全剝奪原住民賴以維繫經濟生活的機會。這其實是私有財產權和原住民傳統領域的衝突。只不過殖民政權藉由武力強迫以私有財產權概念凌駕原住民傳統領域,而剝奪原住民「合法」利用山川田野的權利,而將其劃歸國有。所謂「國有地」,是建築在剝削排斥原住民既有使用權利上的徵收,說它是「不當國產」,也未嘗不可。更有甚者,我們應該要看到自從有國有地以來,原住民族從經濟自主到文化傳承都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因此,《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內有關如何處理不當黨產的作法,也應該用於處理「不當國產」。唯有如此,才能有徹底的轉型正義。

回復原住民傳統領域,不是「土地所有權轉移」的概念,而是尊重世居該地的原住民族的自然權利。台灣四百年來的漢人墾殖史,換個角度來看,便是原住民族的被侵略史。既然如今台灣社會已經成熟到能夠有政黨輪替,反省威權統治時期的種種不公義。我們也相信台灣社會已經成熟到正視殖民政權統治時期對原住民族所為之種種不公義。我們相信法律不該是政黨惡鬥或挾怨報復的工具,而是實踐社會正義的途徑。既如此,無論是另行立法或是合併討論,一個具有原住民史觀的《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是撫平原住民四百年來所受壓迫之傷痛而必須要走的路。

, ,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