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議題, 課綱爭議

課綱爭議所忽視的利他性-以陳澄波為例

21 7 月 , 2015  

文史工作者 衛洺

針對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的論述,因為支持與反對兩派皆已定調,本文試圖先從兩派史觀脈絡中的歷史事實,探討兩派共同保有的「利他性」價值已深化影響台灣;然後,再以陳澄波為例,說明台灣社會的「利他性」就是歷經多種淵源且長時間累積,不能偏重於任何一種史觀,若因爭辯而忽視存在於史實中的重要價值,將是台灣的莫大損失。

首先,就支持課綱微調者來說,學者余英時一生所倡言的中國文化是該派的價值核心,余在《士與中國文化》一書中提到,在近代中國的傳統社會中,經科舉制度選拔的士人,它是支撐社會、維持鄉村秩序的中堅力量。士人除了透過寺廟祭典傳達政令調停紛爭,如遇天災急難,更會賬災撥糧,將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價值觀具體體現。即便今日已廢科舉,這種「利他性」皆已轉型深化為台灣人民的核心價值,例如:針對川震與福島核災災後的台灣捐款。由此,該價值若因反對課綱微調者,以反對「大中華」史觀為由而忽視,那是相當可惜的。

反之,就反對課綱微調者來說,學者林呈蓉在《皇民化社會的時代》一書中也提到,在皇民化運動中,「滅私奉公」的「社會」道義、守望相助的「鄰保」精神等施行,讓一些近代社會中的價值觀,給予台灣社會帶來正面效益。例如:自有住宅與公有街道中間過渡地帶的自我清掃及公衛意識,以及自組鄰里守望相助隊維繫社區安全等「利他性」再現。這都促使我們了解,台灣社會現存核心價值的「共有」,是歷經多種淵源且長時間累積,不能偏重於任何一種史觀,否則核心價值的流逝,並非台灣之福。

近日,某電視台主播在播報時犯下讓陳澄波「死而復生」的嚴重錯誤,引發外界解讀因課綱在過去反覆修改,導致部分人士對陳澄波的認識不夠完整,就是過去課綱修改往往偏重於單一史觀的例證。

台灣油畫的拍賣紀錄保持者陳澄波,他不僅是日殖時期台灣以油畫入選日本「帝國美術展覽會」的第一人,同時也曾以作品「清流」獲選當代中國十二位代表畫家之一。然而,陳澄波身前不僅在中日台等地,啟迪過無數學生,隨後更自費成立台陽美術協會,「利他性」的獎助學生習畫至今。另外,台陽美協在台灣巡迴展覽,也受到台灣文化協會的大力聲援,被視為知識份子在「反殖民」上的文化表現。

二戰後,同時受過漢學與日本殖民教育的陳澄波因嫻熟華語,被推任為嘉義市籌組歡迎國民政府籌備委員會的副主任。並在194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當選嘉義市第一任參議會議員為民喉舌。二二八事件發生後,陳澄波也加入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利他性」的調停地方事端,即便他於該事件中不幸犧牲,但無疑的,陳澄波不僅是中國、日本與台灣史所共有的「瑰寶」,他更同時擁有不同史觀下的「利他性」價值。遺憾的是,已經有一個主播犯錯在先了,千萬不要再因意識形態的爭辯,而忽視存在於史實中的真與美。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