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年金改革, 焦點議題, 魯智淺

18趴不是年金改革的主角

29 1 月 , 2017  

魯智淺

在重重拒馬包圍之中,年金改革國是會議落幕了。根據民進黨政府的規劃,最快草案三月就會送到立法院,最慢則希望不晚於520。依照這樣的時程,最快6月、慢則年底,年金改革的修法就有機會完成。

雖然最後草案的內容目前還無從得知,但按照副總統陳建仁對外的講法,18%將在6年後歸零;但對於一次領和月退的調降幅度會有不同。

軍公教的退休金計算極為複雜,依不同的年資、不同的職等、不同的年功俸、每個階段、職級停留時間不同,都會產生相異的結果。更不要說因為軍公教警消等職業別的不同、職缺的多寡、升遷速度的差異,更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結果。以最早會面臨破產的軍保而言,就是因為有退役年齡的限制,服役年限、繳保費的時間都比其他職業短,所以最早出現危機。

除了服務時間、職等之外,新制、舊制或兼有新舊制,月退、半月退、一次退的情況又不盡相同。因為計算的變數太多,即便是公務員,多半也只瞭解自己的退休金;大概只有少數人事系統的,才真的有辦法計算一般的退休金狀況。但也因為外界不會計算、難以理解。所以「18趴利息不合理」,這種簡單、直接、容易理解的狀況,就成為年金改革的箭靶。

但18趴是不是真的如外界想的那樣不公不義?是拖垮政府財政的罪魁禍首?

根據《公務人員退休法》的規定,退休金的給與可分為一次退休金、月退休金與兼領1/2一次退與1/2月退。大致上來說,舊制年資的一次退休金,可以存定額18%優利定存。但若選擇月退者,其退休金的計算,卻是以「在職同等級人員之本俸加一倍為基數」。

也就是說,選擇一次退、領18趴的,不管社會如何變遷、物價高漲、薪水攀升,都還是只能領固定的利息。但如果選擇月退的,在職者的薪水調高,退休者的薪水就跟著調。如果退休時薪水是5萬,因為時空變遷在職者拿7萬,就用7萬的水準來計算退休金;換算成他們退休時的薪資水準,恐怕有些的所得替代率早就不只是超過100%而已。究竟誰比較不公不義?

簡單的說,除了政務官的18趴之外,軍公教的18趴大致上是「恩給制」時代的產物,政府全部負擔軍公教的退休生活。但今天年金的問題,究竟是已經走入歷史的舊制問題比較多,還是新制比較需要改革?用片面、失真的謊言,污名化18%;或許有助於激起社會的支持,但也可能引發更多的問題。

軍公教退休的問題,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在變革的時候,必須要特別注意到相對弱勢者的處境。早期軍公教的待遇,根本就沒有自己做好退休準備的條件,幾乎完全要仰賴政府,尤其是一些退休已久、退休職級不高的年長者,對於變化並沒有太多的因應能力;一旦主要的收入發生變化,生活可能就會出問題。相形之下,中高階、領月退的軍公教,承受變動的能力其實比較強。

但無論如何,畢竟是政府違約在先。要砍軍公教的福利,至少應該要謙卑、低調一些。政府即便有不得不違約的理由,也應該試圖給予適當的補償與救濟。試想,今天如果是任何一家保險公司,要片面改變保險給付條件,政府肯定是先開罰、法辦再說。哪有要破產的公司,講話卻比債權人更大聲的?

未來的退撫制度設計,恐怕是不得不與薪資脫勾,走向基礎年金的設計,政府只管基本生活所需的年金保險;無論是買商業保險也好、增加儲蓄也好,每個人都必須要為自己的退休生活,負擔起更大的責任。

政府也必須思考的是,在大幅刪減退休條件之後,又必須要增加怎樣的配套,才能有足夠的誘因,吸引優秀人才報考公職,為民服務。但到目前為止,民進黨政府仍沒有提出任何的腹案。以目前年金改革端出的方案,政府財政問題未必能徹底解決,但政府效能衰退的隱憂卻已經開始發生。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