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媒體人 烏凌翔
比較一下正在進行的美中貿易談判與朝核問題談判進程,很有趣。可以比較的面向很多,從「同中求異」的角度來看,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朝核問題的談判中,出現元首穿梭不已的現象,美中貿易呢,則是雙方叫陣居多,出場的都還是「小咖」。背後的原因值得探究。
談判需要刺探對手的底線,增加自己的談判縱深是主要方法之一,所以一開始不會由最高領導親自上陣,如果可能,最好由較低階人員先來磨蹭兩下,過程猶如跳探戈,進兩步、退一步、再轉一圈,想辦法趁機摸清對手的底牌為何?還有哪些籌碼?甚至決心是否堅強?
美中貿易談判就是如此:川普從去年一月上任、四月接待習近平訪美、自己11月訪中,到今年一月公佈去年逆差總額又創新高達 3,752億美元,美方決定要施展301、懲罰性關稅等戰術的意向已十分明確了,二月26號,中共「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才寧可缺席19大三中全會,急忙飛往美國展開「滅火之旅」想要談判,卻吃了一碗美式閉門羹。
美方的理由之一是劉鶴級別不夠-他之後一個月才升任國務院副總理、誠意也不夠-願意削減的逆差額太小了。
然後,換美方出馬,於是由財政部長努欽(Mnuchin)領軍的美國貿易談判代表團,這個月初來到北京,一如我們預期-中共稱之為「磋商」的交手-沒有結果,留下「雙方進行了坦誠、高效、富有建設性的討論」等官話,真實的意思就是大家只爭論一番,沒有共識;這都表示雙方都還在試探對方底線的階段。
之後,中方表示「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溝通,並建立相應工作機制」,美方則向中方發出邀請,邀請的對象還是副總理劉鶴,這就表示這場探戈美方還想要再跳一陣子,只是換到我做主人的舞廳來跳罷了。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13號,香港《南華早報》放出消息,「中國國家副主席將是下一個訪美的官員。中國考慮6月末或7月初派遺王訪美。」如果所言不虛,這就表示習近平的最佳拍檔王岐山要提前登場了。
談判中,誰先派出更高階領導人,就顯示誰更急於達成協議-尤其,誰都知道有「救火隊長」之稱的王岐山在習團隊中的份量,所以,這是中方可能先妥協的一個信號。
跟美中貿易談判比起來,朝核問題談判簡直像從打高爾夫變成了打籃球:金正恩今年元旦忽然向南韓送出一棵橄欖樹,平昌冬奧派出有血緣關係的代表-親妺妺金與正出席,三月25~28日親自密訪北京-事後才公佈,四月27日在全球同步轉播下與南韓總統文在寅握手及吃冷麵,五月7日又飛到大連與習近平再度會唔,然後,準備六月在新加坡與川普談判。
金正恩這一系列穿梭中,川普也都配合演出,除了在推特上發文之外,還親自接見文在寅的代表鄭義溶,一刻也不擔誤的藉他之口放出川金會的消息。習近平給足面子,把什麼「大國外交」、「周邊外交」都先放兩旁,朝核問題擺中間,西裝畢挺的陪金正恩在海邊散步。
文在寅更不用說了,為了南韓的國家安全與經濟發展,卯足了全力,不但對等的與年紀小他近一半的金正恩會談-不過,金正恩也在餐桌敬酒時,很細緻的展現出朝鮮傳統對長輩的禮節-五月赴日參加中日韓峰會,接著馬上又要再赴美向川普彚報。
以上由諸位元首親自擔綱演出的穿梭外交,令人目不暇給,但是並不保證朝核問題就能畢其功於一役。去核的問題很複雜,還有很多技術問題,而大家都想利用談判來獲取的也是國家長遠的利益。那麼,這幾位元首為什麼都急的個個親自上陣呢?
答案很可能在「外交是內政的延長」,名調低落的川普11月要面對國會中期選舉,如果現在共和黨占多數的參、眾兩院,丟掉一院,或甚至都拱手給民主黨,那川普就提前跛腳了!
習近平也面對朝鮮半島可能又戰又亂的壓力,對中國和平崛起、乃至它的政權合法性有難以預料的衝擊,而且,也不能讓正要成為全球大國的中國,連在左近的區域爭端中都沒有發言權!
文在寅夾在美國的薩德佈署與中國的經濟壓抑之下,左右為難,朴槿惠因「閨蜜」而下台的歷史機遇,給了他創造南北韓和解的歷史定位佳機,怎能又讓戰爭的陰影,籠罩在南韓上空呢?
金正恩的壓力也不小:國際經濟制裁確實對朝鮮產生了效果,所以,他才穿梭不停,差別是,大家都隨著他的節奏起舞-他要見誰,誰肯定排出空檔見他。之後,這位八零後的年輕人,一人對決一群6、70歲老人的國際大戲,是否能如他所願,結果得取得半島和平後,全力發展經濟呢?值得我們關注。
筆者所知道的是,已經有一群台灣企業家在討論,一旦朝鮮像1978年的大陸那樣開放了,要如何進入搶先機……咦,這與新南向政策的方向好像差蠻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