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正豪, 專欄作家

國營企業該是退場的時候了

7 8 月 , 2016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主任 包正豪

民進黨政府上台還不到三個月,綠營人士已經不耐國營企業人事調整速度。所抱持的理由無非是「國營企業人事都是前朝酬庸」、「舊的經營團隊阻礙政策推動」。華航新任董事長何煖軒則是一如過往地藍綠分明,甫接任華航即「大刀闊斧」地更換廿餘位主管。然後藍營人士便開始冷嘲熱諷,譏為「分贓政治」。不然便是呼籲「尊重專業」。只是大哥不要笑二哥,這樣的劇碼,不僅見於政黨輪替之時,內閣改組時候也會見到,只不過規模較小,比較不引人注意而已。所以一個醜惡的事實是,國營事業經營團隊的位置,已經是台灣政治當中的分贓籌碼,是用來酬庸的。

國營事業的存在,主要肇因於兩點。一是台灣工業化初期,民間資本不足,所以仰賴政府投資。二是國民黨的經濟發展理論,服膺孫文的民生主義,是以國家資本為主。所以戰後接收日產,當然直接就納為國有企業。國營企業,如台糖、中鋼、台電等,都曾經為台灣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而且營收直接挹注國庫,對當時經濟極為困窘的國民政府而言,是重要財源。之後台灣進入迅速工業化時期,國營企業的老態叢生,但仰賴政府保護和打著「關乎民生」的旗號,國營企業依然存在。更重要的是,國營企業的主管機關也不願放棄自身的「領地」,有意無意地抗拒改革。當民營化浪潮出現時,國營企業的民營化也是玩假的。只不過把政府持股比例下降到50%以下。但官股往往還是最大股東,聯合部分泛官股持有者,依然可以實質掌控該企業,還可以規避立法院的監督。

過去政治經濟學者抨擊國營企業是黨國體制的一環,但隨著威權體制的崩解,黨國不再,國營企業卻成為政府分贓的禁臠。但國營企業的本質仍是企業。企業就應該是利潤/效率導向。縱使國營企業有時候肩負協助發展的目標,但藉由政治力干預,讓國營企業流血輸出,則顯然是有弊病的。如今何煖軒者流,甫進華航,即迅雷不急掩耳地大肆更換經營團隊。上位者又毫不意外地有著「綠營血統」。正凸顯出國營企業已經失去其存在意義,而是一塊甜美的政治蛋糕,失去其原本肩負協助台灣經濟發展的初衷。事實上,隨著經濟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國營企業的競爭力早就被民間資本給拋在腦後。所謂「尊重專業」、「政黨中立」都不過是幌子而已。但無可諱言地,國營企業治理的失敗和經營的無效率,損失的都是一般納稅人。既然如此,我們何必還要留著國營企業,讓原本應該是創造社會經濟公平正義的經濟發展領頭羊,淪為政客的盤中美食呢?

有鑑於此,台灣國營企業當中除了水電以外,其他均應該進行徹底的民營化。開放全民認股,讓股權高度分散。政府也應該在一定年限當中,出脫全數國營企業股權,不要再做假民營化的掩耳盜鈴行為。如此一般,既可挹注國庫收入。更重要的是,讓國營企業回歸市場規律,是解決政治分贓的辦法。政府財政收入應該以稅收為主。留著國營企業,利潤未見增加,貪腐則日漸叢生,實為智者所不為。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