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沁瑜, 專欄作家

那些,對於母親的指指點點

5 1 月 , 2018  

台灣營養學會副秘書長   劉沁瑜

先前在醫院工作得時候,與小兒科新陳代謝科醫師一起看了夜診兩年,每個孩子的家庭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不論孩子的健康問題是大是小,往往承擔較多責任的都是母親,小敏(化名)是其中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母親。

小敏有傲人的國立大學商學院學歷、外商公司行銷長的經歷,孩子在七個月的時候早產,母親的悲傷被忽視,而被批評的聲浪排山倒海而來,「事業心重」、「都是自己不小心害到孩子」、「看她瘦成這樣怎麼擠得出奶」這些惡毒的話語沒有少過,擠到乳房破皮變成粉紅奶還是不夠孩子喝,月子裡孩子在醫院住保溫箱,她天天擠10次奶天天跑醫院送來也只夠孩子喝一兩餐;小敏身心俱疲幾乎要崩潰,所以來問營養師該吃什麼才能補充奶水。

小敏的故事是職業婦女的縮影,但是家庭主婦有比較好嗎?沒有,一樣的場景,惡毒的話語會變成「每天待在家也擠不出奶啊?」「沒出去上班家裡怎麼還這麼亂?」「用手擠擠就好,有需要買電動的擠奶器嗎?」每次看著這些辛苦的母親,彷彿也看到一部份的自己。

雖然自己幸運地沒有遭遇到惡毒的批評,但是,這一代的女性普遍受到良好教育,懷孕過程便積極閱讀、上課,竭盡可能地學習,只為好好養育孩子,每位母親幾乎都清楚哺餵母乳的好處。

也因此,若產後沒有源源不絕的母奶時,第一件事總是先自責,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努力吃、不認真喝,孩子因為這樣沒有攝取到足夠的初乳與抗體,以後的過敏、氣喘、打個噴嚏都是當初母奶喝不夠的緣故;女性盡所有努力,但日後孩子只要有不對勁,還是會歸到母親身上。

現代科技的發展,營養科學研究和產業的蓬勃,對於各類疾病和各生命期的營養都有各自的科學論證和闡述,並發展出各階段的營養品、配方奶粉;但是為了鼓勵母乳哺育,衛福部禁止一歲一下的嬰兒配方廣告與促銷,這個結果導致無法哺餵母乳的母親,也無法獲取充分的配方資訊,甚至更加深配方奶需求的母親的罪惡感,不少月子裡的母親一邊擠奶、一邊餵配方奶,自己卻又以淚洗面,彷彿餵配方奶是餵孩子毒藥一般。

究竟,嬰兒配方的發明,是為了幫助母親還是害死母親?是為了補充嬰兒的營養?還是只是為了襯托母乳的完美?

國家任何的政策都應該像一張網一般,盡可能的支撐與接住所有人民的需求,母奶政策是一項,而近來筆者關心的營養午餐議題也是其中一項。營養午餐開辦在營養匱乏的50年代,對於家中僅有醬菜拌飯的年代,學校午餐的確是營養美味,時至今日已經是21世紀,從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國人外食比例超過半數,而其中外食比例最高的國中生也是肥胖比例最高的族群,從肥胖防治與家庭經營的觀點,我們期待大家能夠在家吃飯,有些母親行有餘力在家煮飯、經營自家的餐桌記憶,努力地讓孩子記得家的味道,但往往很多外在不得已的因素使得大部分家庭無法支撐這樣的需求時,國家便有義務托住我們的孩子和母親,當母親忙碌於家務、工作、為社會努力時,讓學校午餐分擔一些母親的工作,也確保學齡孩童與青少年在學校時,可以吃到相對均衡的營養午餐。

現階段台灣少子化已經是國安議題,生育率全球最低也是不爭的事實,任何對於婦幼健康、營養、醫療、教育相關的政策,都不容被消費與惡意的嘲弄,甚至淪落為試吃秀、試喝秀、私人募資計畫等。

期許未來的台灣,所有的母親都能抬頭挺胸地為自己、為孩子做選擇,不論是選擇母奶或配方奶、選擇營養午餐或是媽媽便當,都可以是出自於母親的自由意識。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