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杜家駒

6位黨主席候選人表現之我見

8 5 月 , 2017  

律師  杜家駒

一個黨的黨主席選舉,除了黨內選舉的競爭作用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這個黨的對外形象,因此必須做好精緻與包裝,才能對該黨有最大的加分作用。而這次國民黨第2次黨主席政見發表,我們可以由形式與實質兩點來分析:

一、在形式方面:

1.   郝候選人:看手稿的時候太多,而且眼神沒跟上攝影機,有時候笑容有點怪異。

2.   洪候選人:也是看稿打斷演說之節奏,而且演講中氣勢不能連貫,感覺起來是很多段的組合而沒有一個統一的節奏。

3.   吳候選人:基本不看稿,而且眼神與肢體語言運用是候選人中最好的。

4.   詹候選人:聲調比較沒有起伏,而且看稿也多次打斷其演說節奏。

5.   韓候選人:語調活潑生動,而且也沒有看稿打斷演講。但是雙手一直互搓,造成緊張與沒有自信的印象。

6.   潘候選人:在個人型上塑造上最用心,而且偷瞄稿件的技術很好,沒有打斷整體節奏

整體來說,這次國民黨的準備並不好,尤其多位候選人常常有看稿之困擾,造成如果非國民黨員來收視,容易產生國民黨候選人沒有自信以及需要提示的負面印象。而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透過讀稿機來解決,而國民黨主辦單位沒有準備,其實是一種失職。

此外,像韓候選人,他的發言與表演,其實很容易替國民黨加分,但把搓手的畫面一起拍出來,可信度就差很多,而這個完全可以透過攝影機取景甚至加塊板子就可以解決,竟然還會出錯,代表工作團隊的規劃能力其實更需加強。

另外可惜的是,邀請6位候選人握手沒有乘機做成一種大氣和解的印象,而除了部分候選人,其他都沒有在開獎前先稱讚一下其他候選人,這要如何表達選後會和解共生,甚至如果國民黨執政會和解共生的氣勢,這種安排其實都有明顯之瑕疵。

二、在實質部分:

首先,洪吳兩位候選人一起造成了洪吳對打的情勢,這當然與洪候選人部分操作民調排名的策略有關,而這種態勢,最吃虧的就是好候選人,很容易被造成「阿,原來民調是對的,只剩洪吳兩組對決」,而使郝候選人的人氣跟支持度受到影響。郝候選人沒有打這塊,我認為是一種策略上的疏漏。

至於實體上的內容,基本上並沒有太過突出或出乎意料之外的亮點。郝候選人就是盡量走中間路線,不過這種策略也造成演講太過平淡,不容易產生深刻之印象。洪候選人就是一貫的深藍策略,押注在深藍的投票率,不過這種作法,可能負面效果是,如果你的民調很高,何必劍指偏鋒呢?如果郝候選人操作這部分漏洞的話,也許可以扭轉成郝吳互打,造成洪候選人提早邊緣化。吳候選人則是極力洗刷藍皮綠骨的質疑,這也是顧及他的屬性以及國民黨內生態的最安全作法,但也就是因為太安全了,所以缺乏吸引眼球的亮點,無法造成一種不可一世的「聖威」,給了其他候選人挑戰之機會。

其餘三位,在民調上屬於陪榜的候選人,韓候選人無疑是表現最好,而且具有替國民黨吸引關注的功能,因此其實領先群的候選人可以考慮採納部分韓候選人的路線來吸睛,同時也可以展現出一種大度團結的印象。詹候選人則主題過於模糊,事實上他想吸引眼球應該要主打民進黨問題,但表現有點太溫吞而且散焦。潘候選人則是聚焦母親部分,整體來說主軸最清晰,不過在黨主席選舉來說,有點不夠全面大氣。

其實,6位候選人都沒有針對國民黨最需要的改革進行闡明,這意味6位候選人還是感受到黨內的陳舊壓力。要我來說,國民黨目前最需要的是一場政策辯論,一個是黨產等一系列議題,也就是國民黨是否要與過去那個黨政一把抓的國民黨切割,讓屬於國家政治任務那一塊國民黨回歸國家,國民黨只剩下民主選舉的黨派功能;第二是政治屬性之問題,國民黨是要以統一為基礎的我是中國人政策還是在名稱上稍做讓步,但是實質台灣優先的我是台灣人但現在可以叫中國人政策,或是根本就是台灣人政策,這一綱領性的調整,不是國民黨主席就可以解決,而是應該指明說在這麼多道路上,當選後會進行全黨政策大辯論,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國民黨的內憂。

附帶一提,這次那位男性手語翻譯員,表情之真誠與活潑,帥氣的外型與大眼睛,應該是這場政見發表會最值得關注的焦點。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