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停課不停學的遠距教學,問題重重

14 6 月 , 2021  

臺北市立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李佳容

我國各級學校因為新冠疫情的因素,已經進入了第三週的遠距教學。隨著時間的演進,有愈來愈多的教師已漸漸習慣了線上遠距教學的模式。但也有報導指出,亦有許多教師,反而愈來愈不積極,常常上課出現一下,就讓孩子自行在家中自主學習,美其名是「自學」,但其實就是把教學的責任丟給家長或是學生,這種亂象,令人憂心。

在五月底這一波激烈的疫情剛爆發之初,除了各個因受到疫情影響的產業外,學校的教師及學童,也受到嚴重衝擊。根據教育部的統計,109學年各級學校學生總數為421.2萬人,高中職以下的專任教師約有25萬人。如果不把大專院校的教師跟學生算進來,全國約有446萬人,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全面性遠距教學。如果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今年3月19日所提出的報告顯示,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學習狀況低落的孩子(尤其是弱勢家庭的孩子),在全球約有超過1億民,那麼我國的孩童,也很可能即將面臨學習應有程度落後的現象。

就在幾日前,行政院長宣佈全台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28日,而各級學校也必須停課至暑假。甚至有可能隨著疫情的嚴峻,110年度的第一學期,也有可能會繼續停課而不停學。因此,遠距線上授課所帶來的問題,相關單位必須嚴肅以對。例如,因為學校實施遠距的線上教學,學生的學習環境改變、家長是否能給予必要性的支持(parental support)以及教師、學生及家長科技素養不足的問題,都很有可能影響到學生學習的「公平性」及整體的「學術表現」。以筆者本身的線上教學經驗為例,有些時候,某個線上教學平台塞車或是網速不穩,就會不斷地打斷教師上課的節奏。若此時教師缺乏足夠的經驗,立即更換平台,而且確保每位學生都一直「收聽得到」,那麼「網速跟不上的」的孩童,就有可能成為線上教學的受害者。

當然,上述的問題,可以透過「預錄」好的線上課程來改善。但如果學童所在的上課地點本身就是有網路連線的問題,那即使是「預錄好」的節目,孩子也一樣會看得「卡卡的」。若此時再沒有教師或是家長從旁協助,孩子很可能就會被迫「自動下線」而求助無門。

因此,專家學者在針對新冠疫情帶來的遠距教學對於學習成就表現的衝擊分析上,就建議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教學創新的精神,快速學習可以使用哪些平台與不同的授課方式,來進行線上教學的轉換。此外,學習評量的多元化也很重要。但我國在這個方面,似乎沒有看到教育部有積極幫助各級教師的作為。

此外,在國外,甚至有些學習情況不佳孩童的家長傾向讓孩子重讀一年,這也是目前我國各級政府在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時,所應該要做出的相對應的、中長期的、系統性的補救教學規劃。例如:規劃獎勵機制,讓願意進行補救教學的學校、補教業者或是相關非營利組織(NGO)成為學習落後孩童的學習的後盾。學習的教材可以由教育局擬定,教學則可由學校、受到衝擊的補教業者或NGO來執行。但這樣比較創新的作法,在目前我國紓困方案4.0中,似乎沒有看到教育部有具體的規劃。

至於大專院校學生與教師所受到的衝擊,大專院校對於疫情衝擊的因應,基於大學自主,各校有其因應辦法。但教育部所屬司處署,也必須積極加以協助。根據筆者個人經驗,大學院校所進行的遠距教學,學生對於遠距教學「不需要花時間在通勤上」的方便性給予肯定,但是「學習的專心程度不足」及「非學習環境對於學習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確實存在。教師及教師與學生對學生,都缺乏與同儕面對面的群體互動,這會影響到學習成效,甚至是教師的教學與研究成果。

行政院已經提出了紓困4.0的方案,最先受到紓困的是運輸、旅遊等相關產業。但是在教育學習的層面上,可能因為短時間內影響不大,所以沒有受到立即的紓困。但隨著第三級警戒的延長,而且還可能延續到今年年底。因此,這個暑假對於受到遠距教學負面影響的孩子來說,就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暑假。但是目前教育部,似乎都沒有表示要學校在暑假進行補救課程的線上遠距教學,顯然沒有超前部署。有鑑於此,教育部應該根據政府紓困4.0方案,要有教育學習的4.5方案規劃,不是高喊「停課不停學」,就能真正解決問題!

(圖片取自:https://www.gvm.com.tw/article/79643)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