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兩岸終究一戰?

1 11 月 , 2017  

獨立評論人  宋磊

兩岸是否在未來走向戰爭是一個亦新亦舊的話題,不可否認的,中國長年表示武力犯台是解決兩岸問題的方法之一。因而兩岸最終是否會走向兵戎相見,固然與中國軍力發展的速度有關,二來與兩岸關係的進展也有牽連,最後則是兩岸雙方是否皆願意在某種政治議題的設計上獲得共識,減緩兩岸之間的分歧。

首先,中國內部武統台灣的聲音從未消失,如同主張台灣獨立的人一樣,各自擁有一片市場,但無論是武統論或是台獨論的勢力如何發展,皆易受到國際結構(大美霸權)的約制而降低武裝衝突的機會。從這個角度來說,兩個極端勢力皆會受到國際結構控制。

其二,中國軍力崛起是否會直接造成兩岸開戰?從軍事戰略的角度來說亦未必成立,原因在於中國的戰略文化並非完全是西方強權所主張的「霸道戰略」,而是充滿儒家思維的「王道戰略」,「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中國歷代的路線,主動侵略鄰近地區並非是中國的路線,反而是以談判、交涉、和談來降低爆發衝突的機會。若以實務經驗來看,中國近年的軍力發展並未直接造成與周遭鄰國的衝突,無論是在南海、東海或台海,中國官方均克制自己的野心與慾望,不斷希望透過對話平台達成睦鄰的外交政策。從兩岸實務來說,蔡英文政府上任後,對岸仍舊不斷釋出善意,期望透過馬政府時期所建立的默契來延續兩岸關係,並願意以中國當前所推動的帶路政策與台灣分享更多紅利。

第三,兩岸終究是否一戰,與各自的領導人也有關聯,馬政府時代的兩岸關係,在馬英九總統的努力下,不但成功洽簽ECFA,也成功與對岸領導人-習近平會面,這些成果固然與外在國際情境有關,但雙方領導人若能同時釋出善意並務實推動兩岸政策,為區域、兩岸創造更多的和平紅利,對彼此仍是一大利多。

本文認為,兩岸是否終究走上戰爭一途,固然與國際、區域的因素有關,但兩岸若能針對彼此的問題進行深刻反省/討論,仍有機會達成和平共處的機會。也因此在中國招開「19大」之後,對兩岸關係仍舊保持期盼,依然渴望兩岸能在和平的狀態下務實來往,可惜蔡英文政府上任後雖一再強調「維持現狀」,但其實際的兩岸政策、教育政策、國防政策、外交政策等推動「隱性台獨」,更一直提醒台灣「不會在壓力下屈服」,這些非友善的政策、詞語對兩岸關係仍會造成傷害。

當中國不斷釋放利於兩岸關係的論述時,台灣的態度如何?當對岸不斷給予談話機會時,政府仍想繼續蒙混?當習近平不斷重申「兩岸一家親」時,台灣若仍以「對抗」的態度作為回應,無疑是斬斷台灣未來的出路,增加衝突的機會。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