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向家長募款辦教育的怪象

20 10 月 , 2020  

國中教師  具代永

日前,學校要各班導師代為轉交一封信給學生家長,細看內容,發現是一封募款信,原來學校的家長會經費已經快見底了,連會長都差一點難產,只得向全校家長發出募款樂捐的下下策。

對此,筆者深感疑惑,大家都有繳稅給政府,為何公立學校辦活動還要每年家長會支援,才得以為繼,這樣的怪現象難道我們的主事者都沒有發現嗎?

首先,我要感謝這些年來擔任家長會長及委員們的熱心捐款及幫忙,在還有能力編班的那個年代,捐錢給學校的家長們或許還有利有圖,可以安插自己的小孩到某個班級,或指定某某老師任教;常態編班實施多年,家長會長或委員們的孩子,在學校並不會受到特別的照顧,大家一視同仁,所以小校的家長會長都是校長千拜託萬拜託之下才勉強產出,捐款的金額表面上不強迫,但卻有其潛規則。

筆者統計,會長一年下來的捐款,至少5萬元以上,副會長及委員則各有其公定價,筆者就曾看到班上一位家境並不富裕的學生,要我轉交8000元的會費給學校,而這筆錢最後真的有用在學生身上嗎?

目前學校的家長會費,固定來源是每位學生每學期每一戶收100元,也就是說兩兄弟同時就讀某校,只要交100元就好,以全校200人的規模來計算,一學期可支用的經費差不多就是2萬元,而本校辦運動會的預算編列,就要6萬元,預算細目就不一一贅述,大家可以去比較他校的預算編列;我相信6萬元已經是相當儉省的編列了。

而政府編列的預算,有9成都用在學校的人事費,剩下的一成,扣掉固定的水電、影印紙…雜支,所剩無幾,也就是說如果家長會沒有任何捐款的挹注,而學校又非得辦運動會不可,結果可能就是,各班沒有遮陽的棚架,前3名的學生沒有獎牌、獎金或獎品,只有獎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我們的家長會費真的有花在刀口上嗎?

筆者自掏腰包獎勵學生成績進步,這筆錢我花的心甘情願一樣,很多家長對於學生是很慷慨的,所以學校的教育儲蓄戶一直都有善心人士源源不斷的捐款,因為這筆錢專款專用,只能用在經濟弱勢的學生身上。

反觀家長會費的支用,琳瑯滿目,包括資深及退休教師紀念品、教育會考服務工作費或加班費、運動會的教職員及家長委員紀念衫、各種名目的聚餐…等等,所以小校的家長會費都面臨斷炊的窘境。

筆者看到政府編列了大筆的預算宣揚教改理念,各種名目的研習讓基層教師疲於奔命,10分鐘就可以講完的東西硬是排了3個小時的研習。其實,這些錢省下來,就可以讓學校在不用跟家長募款的情況下辦運動會跟畢業典禮及各項活動,獎勵學生、弱勢家庭急難救助金、回饋志工等項目才是家長會應該做的,但為何感覺應該是政府要編列的項目變成家長要提供?這樣不是本末倒置嗎?

pic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vectors/design”>Design vector created by macrovector – www.freepik.com</a>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