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失去了文化,台灣要如何獨立、往哪裡前進?

13 1 月 , 2016  

台大社會系 徐連毅

不知道最近在總統大選的熱潮中,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則新聞?陳妙婷、陳儀庭,在嘉義故宮南院開幕的第一天,對成龍贈送的十二獸首潑漆,讓舉國譁然。油漆潑上去了可以洗掉,但筆者發現了一件特別有趣卻又悲哀的事:台灣年輕人怎麼開始否定自己的文化了?陳妙婷在記者前、臉書上,直書「中華文化侵略」、「這是捍衛自己文化的權力」、「中華文化應該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部分」,這話突顯她非無知,而是有目的性的導引同儕及群眾,其實隱含在句裡的意思是「中華文化只是台灣多元文化的一小部分」,對吧?

在社會學裡,文化可說是構成了人之所以建構社會的根本。從器物的使用、風尚的追尋、自我的認同、價值的取捨、民俗文化、民德規範到法律,無一不是文化。而台灣,很抱歉,就是中華文化「主要」構成的社會。這源自於四百年前的漢族移民,不斷的壓迫原住民以及明鄭、清朝漢人移民生活累積所導致的結果,現今的社會已經無法改變過去的歷史。我們可以尊重、包容不同的少數文化,構成多元文化,但是不能否定原生主流的文化,這樣社會要依循什麼生活下去?

在台灣,若中華文化只是一部分,那麼我們來看看到底刪去中華文化之後,台灣社會還剩下什麼東西?首先,姓氏便是中華文化的一環,而姓氏不是個人的記號,那代表血緣與代代繁衍,每一個姓氏都有它的歷史存在。以我的姓氏「徐」而言,就可以追溯到堯舜的大臣伯虞,這以歷史及人類學的觀點觀之,其實是很了不起的文化資產。再者,在台灣過日子,一直有一個黃曆軸線主宰著這個社會,這軸線裡有二十四節氣,是駕馭農忙作息的樞紐,而許多公司行號都習慣初二、十六要拜土地公,大家也會在冬至吃湯圓;春、秋分去祭祖。姓氏、黃曆、節氣及土地公等神明難道是國民政府帶來的?而從農曆春節算起,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除夕,這些特殊的日子都是來自中華文化,包含拿、給壓歲錢也是。

老實說,若真的要潑漆去抵抗「中華文化侵略」,應該把行天宮、龍山寺、還有住家周邊的土地公廟的神祇都先潑過一遍,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會去故宮南院,但是幾乎所有人都會去拜拜。

台灣的漢人從出生開始,要抓週、滿月、足歲,爾後要做十六、成年禮。結婚,要看日子、合八字,那一堆繁文縟節都是文化的累積,大聘小聘、拜別父母,喜帖上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來自「詩經」。另外,紅衣服在中華文化裡是「喜事專用」,親友若有往生的告別式,可以穿紅衣服去嗎?要穿也是可以,只怕不敢而已,這就是「根深柢固的文化制約」。而最重要的中文,背後也都是深層的中華文化,那一筆一劃,都是從甲骨文金銘文一路透過「六書」演進下來的;更別說成語,成語故事裡的典故也都是中華文化。而來自閩南的「台語」及廣東的「客家語」,本身就是中原古音系統發展出來的地方語系,也是一種中華文化。

台灣是以漢族移民為最大宗的人口,荷蘭人、西班牙人先後短暫殖民過,日本殖民政府進行「皇民化政策」,現今的台灣,到底改變了多少生活作息?除了地名、台語中出現了一些外來語和一些日本歌外,其他的風俗人文幾乎沒有改變。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外來文化只會添加、融合、涵化,但無法取代。筆者以為「中華文化侵略」是個假命題,不是那麼輕易可以用政策達成,所以不管再經過多少年,中華文化仍是台灣本土文化中最紮實的基盤、最深層的顏色,這些都不是激進的切割所撼動得了的。

為了達成政治目的,刻意醜化及切割中華文化,別說和整個社會律動脫節,甚至將無名無姓,連話都無法說。不斷的扭曲史實、散播仇恨,只會讓台灣自斷腳筋而走向衰亡。筆者知道很多同儕的夢想不過是想打倒中華民國,但凡出現「中華」兩個字就一定要打倒,是否過於極端?政治是政治,文化歸文化,承認中華文化不可恥也很容易,就算不承認,它仍一代一代繼續孕育著我們的生活作息與人生準則。

筆者在重申一次:我們可以尊重、包容不同的少數文化,構成多元文化的台灣社會,但是不能否定作為九成七人口的漢人原生主流文化。試問:失去了文化的台灣要如何昂首獨立、往哪裡穩定自信的前進?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