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幫有錢人減稅反而造成台灣資金大流出

22 9 月 , 2018  

工程師 魏世昌

民進黨政府上台後,外界開始出現一股聲音,指出,台灣金融帳淨流出現象一直沒有改變,主因乃係不公平稅制所致,亦即我國租稅政策長期「厚待外資、虐待本國投資人」。

為了解決「內外資不同稅」(稅改前富人兩稅合一的實質稅率為49.675%,和外資實質稅率33.6%,差距達16.075個百分點)、這個蔡英文總統心中的痛,去年財政部「從善如流」,不僅取消了2014年「財政健全方案」富人稅的設計,綜所稅最高邊際稅率,從45%降至40%,股利所得部分還提供分離課稅優惠(稅率由原本最高45%降為28%)。

問題是,稅改是縮小了內外資差距,但反映資金投資信心的金融帳淨流出現象並沒有因此好轉。根據中央銀行公布的國際收支資料,今年第2季經常帳順差178.2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126.4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21.6億美元。

其中,金融帳連32季淨流出,寫下史上最長紀錄,累計流出3,794.2億美元,折合新台幣11.67兆元,可興建26條高鐵。

然而可以確定的是,財政部稅改方案付出了相當的代價。為了解決內外資不同稅,卻破壞所得稅累進課稅制度,其中富人跟大股東為最大得利者,中低所得者未能得利,甚至受害。

因為台灣金字塔最有錢的0.01%、最高所得萬分之一的家庭,均不靠薪水過活,所得高達7成都來自股利。據估計,許多富人稅改後節稅金額都在億元以上。

近日財政部根據2016年綜所稅申報資料統計,結果發現企業股利4成由稅率40%以上的富人賺走,4.4萬戶擁有2509億元的個人股利所得,平均每戶股利所得576萬元;半數獲配股利在百萬元以上,無疑是最大的諷刺。

政府應該了解的是,扭轉台灣金融帳淨流出的現象,不是光靠改革稅制就好(何況稅改的結果還是劫貧濟富、為有錢人減稅),首要的重要任務是,減少勞資雙方爭議,確保國內供電供水無虞,甚至減緩兩岸緊張對立關係,以改善國內投資經營環境。

因為即令是大幅降稅,也只是熱錢進來炒房炒股,造成金融市場動盪,賺飽了就呼嘯而去,丟下一堆爛攤子,並無轉為實質投資創造國人就業機會。

反而因為幫富人、股市投資大戶來一次狂歡式的大減稅,減稅的利益大部份歸於所得與財富居社會上頂尖的一小群人,不僅使貧富差距日益擴大,激化社會矛盾,更讓國家蒙受龐大稅損,卻教全民埋單。

而胡亂減稅且嚴重違反公平正義的政策,使政府與人民淪為雙輸的局面。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