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德不配位就該下架! 

25 6 月 , 2019  

國中教師 李愛民

自蔡政府粉墨登場以來,如果問及「台灣,你好嗎?」相信絕大多數人的感受應該都很糟糕!糟糕的面向及層次有很多,若從最根本的「道德」來分析,就會發現這個執政團隊在道德方面的欠缺,恐怕正是一切問題的核心。

傳統文化講究「德」的工夫,因此,歷代先聖先賢談到政治參與時,總是冀求「有德」之人。例如,孔子主張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就個人而言,即是講究「仁、禮」之德性與德行。孔子的仁說,體現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禮說,則體現了禮制精神,即現代意義上的秩序和制度。

就政治而言,孔子主張「為政以德」,亦即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以德」便是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後來成為此後中華文化二千多年來的主流思想,這個以「仁義禮智信」為主體的道德體系,是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核心依據。

在上位者若是失德,譬如《左傳》裏頭所言的魯桓公,他「取郜大鼎于宋」,還「納于大廟」,如此行徑當然不合周禮。是以,臧哀伯諫曰:「君人者,將昭德塞違,以臨照百官,猶懼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孫。」又說:「今滅德立違,而寘其賂器於大廟,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誅焉?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寵賂章也。郜鼎在廟,章孰甚焉?」

意思是說,國家衰敗,向來都是因為官員的邪惡。而官員的道德淪喪,又多是從接受賄賂開始;現在魯桓公您將郜鼎放在太廟炫耀,還有比這個更過分的嗎?很遺憾地,身處理道德淪喪的春秋時代,魯桓公最終不聽臧哀伯的勸諫,這或許也正是之後魯國步向衰敗的主因之一。

時序來到唐代,魏徵在《諫太宗十思疏》中,直言向唐太宗諫道:「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安;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於明哲乎?」又說:「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思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者也。」

若是唐太宗也不聽勸,反自無德,那歷史上將無法出現文治武功昭耀史冊的「貞觀之治」。

上述兩個正反案例,正凸顯出了領導人有沒有以身作則,親力親為,以體現德治,將會深深影響到整個國家社稷的安危與緜祚。

宋代宰相司馬光曾說:「德勝才者謂之君子,才勝德者謂之小人。」反觀現今台灣社會,政治氛圍紊濁,主要導因於政治人物無德、無能又無恥,眼界低下,只是圖謀一黨、一己之私,而非一國、一公之利。

長此下去,台灣政治焉有清明進步之可能?人民又如何可以過上幸福快樂的好日子呢?所謂「德不配位」,說的正是台灣今天的執政者。

對此,孔子最後總其成地告誡我們:「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政治人物能不能做到有德又有能,在古代,對人民而言,這是一種望天施憫的想望,但是現在,民主時代的人民,你我可以做得到的是,只需用選票將無德又無能的政治咖們,通通下架,就可以避免繼續遭受無德無能者的荼毒了。

pic by  <a href=”https://www.freepik.com/free-photos-vectors/hand”>Hand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 www.freepik.com</a>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