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教師談多元比序的亂象與使命感

23 7 月 , 2017  

國中教師  林志翰

福祿貝爾說過:「教育之道無它,唯愛與榜樣!」如果第一線教師看見教學現場實務的缺失而選擇噤聲不語或是成為制度壓迫的共同參與者,我們真的愧對教書這份薪水與教育的使命感。

12年國教多元比序制度上路至今短短四年,基北區柯P女兒那一屆歷經了「作文至上」的不公折磨,5A++、五科錯零題、作文四級分的學生輸給5A吊車尾、五科錯三十幾題、作文五或六級分的學生。因為第一線教師看見問題所在,同理學生感受,筆者用投書媒體的方式喚醒社會大眾的正視。基北區現今三等級、四標示的計分方式,每科得分為1至7分,作文六級分得1分,每一級分僅相差0.2分,將作文所佔的比重壓至最低。

問題叢生的臺南區多元比序制度,更像一個驚喜包,每年爆發一個亂象。先是國際發明展競賽加分可得20分,只要「願意」花個2、30萬元買件槍手代工的作品參賽,在人人有獎的模式下,臺南一中、臺南女中在望。筆者永遠忘不了一位學生躡手躡腳走進辦公室,壓低音量說著,媽媽要她詢問我,花2、30萬元買國際發明展的作品值不值得?因為筆者投書媒體,臺南區在隔年廢除了國際發明展加分。

取而代之的另一個亂象就是「幹部分數」。因為學生要做滿五學期的幹部才能拿到滿分10分,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班級小團體林立,並藉此排擠某些成績優秀的學生。筆者學校裡有位5A++、作文六級分的女學生,只因班級小團體聯手排擠她,她只當了一學期的幹部,僅拿2分,也在免試入學中絕緣臺南女中。筆者再度投書媒體,臺南區在隔年又廢除了「幹部分數」。

今年度為了美化帳面數字,國中會考試題難度大幅放水,少子化的年代全國拿到5A的人數卻爆增一萬多人。臺南區5A學生集體在哭泣,兩、三百位學生比序分數全滿,拿到100分,依舊無法自由選擇想唸的學校。最大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同為5A的學生同分比序先比體適能「原始」分數,再比作文分數,標示+號擺在比序的最後端,淪為裝飾品,也就發生「體能至上」、「作文至上」的現象。

體適能滿分難不難不是重點,合不合理才是問題本質。筆者去年導師班30位學生全部體適能均滿分,我也本以為不難。但是,其它班任教的學生告訴我,他有先天性心臟病,免測體適能,直接給「六」分,先輸滿分學生「四」分;也有學生是扁平足,不利體能運動;更有學生抱怨體適能為何只考中長距離跑步(男生1500公尺、女生800公尺)、仰臥起坐、坐肢體前彎與立定跳遠這四項?為何不比100公尺短跑或是壘球擲遠?

每個人的身體素質條件不同,運動的習慣與體適能分數不必然成正比關係,讓「體適能」成為比序廝殺的第一戰場,邏輯性令人不敢恭維。

或許有人認為社區高中也不錯,為何執著於制度不公?為何走不出明星學校的思維?筆者認為,勿用枝枝節節的技術手段扭曲學生自主選擇學校的權利,塑造打破明星高中的假象。選擇社區高中優點多多,離家近、容易拿到繁星資格等優點學生皆知,但也應尊重學生追求明星高中的自主意願。許多學生趨之若鶩於建中、北一女、臺大、哈佛、劍橋、牛津等名校,只要他們有能力、有意願,誰都不該用技術干擾的手段阻礙他們,還假掰地認為這些學生走不出明星學校的思維。

總是要有白老鼠學生受害哭泣,教育主事者才願意放下心中的偏執,正視問題本質。如果第一線教師只選擇沉默或事不關己,佯裝表面美好,聽不見這些學生哭泣的聲音,還冷漠要學生聽天由命,那麼,這幾年的多元比序會是何種惨狀,令人不敢想像。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