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潛艦國造仍有一段路要走

16 4 月 , 2018  

獨立評論人 宋磊

美國國務院正式在7日公告我國潛艦國造之行銷核准證(marketing license),消息一出國防部與府方高層為之振奮。對台灣而言,未來如能透過美方的技術轉移將潛艦中最重要的「紅區」設備以「商售方式」售台,海軍在潛艦國造上將有機會獲得突破。這突如其來的消息佔據新聞媒體,一時間不少人興奮若狂。但本文對此有若干提醒,期盼當政者對潛艦國造謹慎因應。

首先,潛艦分為紅區、黃區與綠區裝備,後面兩項設備照道理說難度不大,透過技術轉移或者購買的方式均能獲得,但對於敏感的紅區設備,包括潛艦最重要的如:聲納、推進系統、潛望鏡等系統則不易獲得。美方在《台旅法》通過後,高調地釋放潛艦行銷核准證,台灣對其背後的政治盤算不得不慎,因為稍一不注意很容易就會惡化當前的兩岸局勢。

從近日中國官方針對我方國造潛艦一事的態度即可得知,中國對於美方目前針對放鬆協助我國製造潛艦一事相當不滿,加上蔡政府上任後兩岸關係早已進入冷對抗階段,本文大膽預測未來中國海、空軍繞台演練的次數/頻率必會大幅增高,國安團隊必須謹慎以對。

第二,未來台灣如擁有潛艦國造的相關關鍵性技術,對我老舊的水下兵力確有實質幫助,但容許本文提醒,擁有一支完整的水下部隊固然值得慶喜,但對於相關的水下收搜救裝備與專業人員的培訓,台灣長期以來相當欠缺,一旦潛艦部隊發生意外,現有的搜救部隊無法及時因應,因此建構一支專門進行水下搜救的部隊有其必要。

第三,美方售台武器均透過商售、軍售兩種管道進行,前者透過我方自行接觸相關廠商,並經由透過遊說團體達到購買之目的,價錢相對來說較為便宜,但風險須自行承擔;軍售管道則以我國提出委託,由美國國防部代為選購,金額較為高昂,但所買到的裝備有一定保障。然而不能忽略的,美方的技術轉移並非將所有裝備、系統售予我國,再加上所有的系統安裝需透過我國自行努力整合,但台灣相當欠缺相關經驗,因此未來能否如期製造潛艦、順利服役仍是一大考驗。

第四,蔡政府預計花費4千億至5千億元打造6艘潛艦,但截至目前為止這只是概估,完全執行後仍有許多風險/變數,可以預期金額會大幅提高。就算台灣的預算可以支應,但若想以不到10艘潛艦的兵力要與中國海軍進行較量,加上還要在預備航道進行「伏擊任務」,我方潛艦部隊恐怕得發揮「一打十」的本領,才有辦法將中國海軍全數殲滅。務實而言,台灣的贏面有多大?蔡政府應好好思考。

武器自製向來是許多國家所追求的目標,但潛艦國造投資巨大,政府必須謹慎再謹慎,因為所投資的每一筆錢都是來自民脂民膏、都是人民的辛苦所得。此外,請蔡政府務必要了解,推動國防建設時仍不要忘了,持續爭取與對岸建立互信關係、進行政治溝通,才是真正的保命之道。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