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現實的國際關係v.s感性的台灣

2 6 月 , 2017  

國立中正大學戰略所碩士  宋磊

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或地方像台灣一樣,身處戰爭危機區域超過50年,卻沒有經歷過真正的戰爭;也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或地方像台灣一樣,在沒有任何的和平或休戰條約簽訂下,多數百姓卻堅信不會有戰爭來臨。

1949年國民政府撤退來台,歷經古寧頭戰役、一江山保衛戰、舟山島戰役、大陳島撤退和八二三炮戰,所有的戰爭皆發生在海峽另一端,而台灣本島發生的戰役是在一個多世紀前1895年的日軍佔領台灣。

台灣人對國、共之間的鴻溝感受不深,在兩蔣總統帶領下,台灣不但在經濟上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百姓的收入也隨之提高,拼經濟是當時的重點;隨著台灣民主化運動的展開,1996年舉行第一次民選總統,觸及到對岸的敏感神經,爆發著名的飛彈危機,但最後仍以和平收場。

阿扁任內雖然兩岸關係不穩,但當時台灣的經濟實力仍有較多的相對優勢,並以依靠美日頻頻對中拉高姿態,所幸2008年馬總統上任後,終結阿扁時代的動盪,開啟和平的兩岸關係,雙方的互動也水漲船高,讓兩岸進入新的時代。

蔡政府在2016年執政後,兩岸隨即冷凍,對岸政府一再釋放和平訊號,認為只要說出關鍵的通關密語,兩岸仍能延續馬政府時代的和平道路。然而事與願違,兩岸不但進入各說各話,且對岸應付台灣的手段日趨多元,蔡政府頻頻失去兩岸的主導權,不但讓台灣失去發展經濟的機會,在區域或全球的能見度也日益縮水,長期來看台灣的路越趨狹窄。

對台灣人來說,務實的面對兩岸關係有助於兩者之間的和平,雙方所創造的和平紅利也讓彼此受惠;然而在國家與族群認同上,兩岸的隔閡越來越深,雖然政府一再聲稱會維持現狀,並尊重92會談之事實,然而事實上尊重會談之事實,不代表政府接受該會談的歷史背景,也不表示政府會依此與對岸交往,因此預期兩岸關係仍會持續不安。

民主國家的元首在推動任何政策時自然會與民意有高度關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台灣人在思考台灣的未來時,多感性的一廂情願認為國際會聲援台灣,並認定戰爭不會在台灣本島發生,也認為美、日會幫助台灣進行獨立戰爭。

然而,若按照國際關係理論的現實主義,維護「國家利益」乃為最高原則,隨著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快速上升,對國際的影響越來越大,所擁有的國際話語權越來越多,如果這時政府無法以通關密語來維持兩岸關係,台灣最終會走向死胡同,台灣人所擁有的優勢會一再流失;換言之,在時間軸上台灣可以考慮的機會已快速變少,必須加緊腳步維持與對岸的交流,才能免於讓台灣百姓受害。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