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美中對抗下仍有合作空間

26 12 月 , 2022  

淡江大學戰略所博士生 宋磊

美中對抗已是近年學界與政界的顯學,不否認美中從政治意識形態、經濟對抗、軍事對峙與外交的拉幫結派,似乎讓美中關係每況愈下。然而從實務面來說,美中關係雖然不容易恢復完全的和平,在對抗結構下依然保有和平與合作的空間,其中雙方針對氣候變遷有所共識就是一例。

今年11月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各國對於全球節能減碳有著普遍性的共識,美國雖然在川普任內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但在拜登政府上任後積極挽回美國的名譽與地位,身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代表、「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也表示,美中對於氣候變遷的合作談判有著坦誠、友好、積極、正面、很有建設性的,雙方未來也將重新開啟氣候變遷合作一事。

美中兩國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對於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有著巨大責任;然而在川普任內,因對於氣候變遷有著錯誤醒的認知,一度使得美中兩國可以合作的政策選項消失,加上美中近年情勢受到大國競爭、全球疫情、反中思維等影響,於是外界對於美中兩國的關係幾乎抱持著悲觀態度,但如今在氣候變遷議題上,美中反而沒有任何嫌隙,加上中國積極發展綠色能源,從推動「一帶一路」政策開始,對於許多的「開發中國家」與南南合作,包括幫助當地如何設置減碳設施、發展再生能源、培育更多的綠色能源技術人才等,中國在減碳的成果上有目共睹,美中未來合作減碳一事將是指日可待。

11月的「拜習會」上,美國總統拜登持續強調布改變中國政治體制、不尋求與中國發展冷戰思維。近期中國新冠肺炎疫情,確診人數與死亡人數快速升溫,為協助中國對抗疫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2日表示,基於人道主義原則,美方不樂見中國疫情升溫,因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疫苗捐贈國,美國隨時準備好支持與捐贈疫苗給中國人民;雖然目前仍未得到北京的正面回應,但對於目前的美中關係而言無疑又有加分作用。

同時為延續拜習會上的美中控管議題,布林肯將繼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康達,於明年初訪問北京,目前對於布林肯的訪問議題仍屬未知,但隨著後疫情時代的到來,各國元首將持續努力恢復交流,而美中關係的發展,恰為本世紀最為重要的大國關係。

我們可以預見,美中兩國受到大國政治結構的影響,競爭與對抗仍會持續一段時間,但在此過程中未必完全沒有合作的議題與空間,隨著本世紀各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無論大國之間的競爭,或是小國之間的依附,全面的對抗與偏廢合作選項,將會帶給自身莫大的災難,如今美中關係漸漸回溫,雖不敢保證美中關係全面和緩,但至少能看見雙方因共同利益願意放下歧見合作,恰好是各國以及兩岸一個很好的案例參考。

(圖片取自聯合報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