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荷蘭監獄失業潮的「幸福煩惱」

25 6 月 , 2017  

邱陽

荷蘭,英文國名 Netherlands,有時又叫Holland,亦為「低地國家」意思,著名的大城市分別是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荷蘭是以市場經濟為主的經濟體,在經濟自由度指數列出的全球177個國家中,排名第17。在2011年,它是全世界人均收入第10高的國家。在2013年,聯合國世界快樂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將尼德蘭列為全世界第四快樂的國度,顯示了這個國家人民的高品質生活。

外界對於荷蘭的普遍印象就是一個極其多元的國家,在這裡有著美麗的鬱金香與風車,還有木鞋、乳牛和運河,但也有阿姆斯特丹紅燈區(Red-light District)充斥著性產業,也是少數大麻合法化的國家。因此「天堂」與「地獄」這兩詞很難在荷蘭的身上找到一個明確的定義,通常對於這充斥性產業和大麻的國家,正常來講是處於犯罪率高的環境,但事實與認知相反,荷蘭每年的反罪率都在降低,反而出現「幸福的煩惱」。去年荷蘭宣布關閉5所監獄,引起了國際間的高度討論,也引起了國內的軒然大波,支持者表態是荷蘭犯罪率下降的體現,反對者則憂心犯人減少其實是未積極破案,監獄工作人員則處於失業潮的來臨。

當時根據荷蘭安全與司法部長斯德提出的資料,目前荷蘭犯罪率每年平均下降0.9%,重刑犯的人數也持續下降。法官判處犯人的刑期越來越短,代表罪犯在監獄待的時間越來越少。荷蘭司法部發言人歐斯提維爾說:「超過三分之一的牢房沒用到,而且這個狀況會越來越糟。從社會觀點來看這是件好事,因為犯罪數量在下降,但當你在監獄工作,這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

當時荷蘭在2009年就因監獄受刑人減少而關閉了8所監獄,2013年又另關閉了19所監獄,去年2016年則關閉了5所監獄,此舉讓 2,000名荷蘭監獄工作人員失業,其中僅有700人可以轉去執法機構工作。也促進荷蘭政府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而採取相應措施來輔導閒置監獄轉型朝向旅宿業、餐飲業、難民住所,另外當局為了維持監獄人口,從國外挪威、比利時簽「租」約來轉移犯人,已經累積高達超過1,000人。

其實荷蘭不是全球唯一家因為受刑人不足,而不得關閉監獄的國家,瑞典每年下滑1%並關閉四所監獄和矯正機構。歸究其原因,兩國都判處較輕的刑期,事實上證明,減輕刑責避免入監獄過久而與社會脫節,讓罪犯能夠迅速回歸社會,確實對於改善犯罪率有效。

反而嚴刑峻法的國家,每年花費相當高額的預算在監獄上,卻陷入了惡性循環,包括:高居不下的犯罪率、惡化的監獄環境、出獄後再次被逮捕超高比率。像台灣文化重「刑罰」觀念,讓整個社會負擔高額監獄費用,卻始終難以改善犯罪人口不斷回流監獄的問題。

至於荷蘭為什麼犯罪率極低,主要在於較寬鬆的毒品法律、重視康復治療、監獄電子監控系統等;刑期結束後政府也會協助更生人回歸社會並擁有一技之長。讓荷蘭人口約1,700萬,有1萬6000名犯人,換算比例是約每10萬人有70人犯罪而被判刑監禁,事實上證明,這樣做的目的方式能夠有效減少累犯,也呼應了國際刑事司法聯盟的訴求,該團體呼籲各國關閉監獄,要求限制「不必要的監獄使用,讓監獄是留給持續犯下嚴重暴行的犯人,因為這種犯人除了入監沒有其他合適的制裁方法。」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