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請採實名制購買比特幣

27 4 月 , 2018  

金融投資從業人員 Eyad

國際反恐反洗錢趨勢成形,繼中國、韓國和G20高峰會之後,台灣在今年4月20也跟上了。法務部長邱三太表示「應對比特幣做相當管制」,並且希望法案能在年底上路。消息一出,對國內虛擬貨幣的投資/機者形成打擊。

金融海嘯後,各國採取貨幣寬鬆政策,釋出了大量貨幣,市場投機情緒逐年高升,造就大量不法投機在市場流串。

比特幣從創辦以來,價格不停刷新,尤其在芝加哥交易所宣布開放比特幣期貨的交易訊息時,更是連創新高,甚至創下一枚彼特幣價格可以來到兩萬美元的紀錄。引起民眾爭相湧入比特幣的交易市場,甚至衍伸許多金融詐騙。

不料在訊息公布後沒多久,比特幣又轉升為跌,最低價格甚至來到一枚比特幣僅能兌換六千美元,套牢了一群比特幣買賣者,也肥了一票私人交易所和販售挖礦機的業者。

到底為什麼投資人總愛在話題末端時才投入市場?又該如何辨別此時的市場是否過熱呢?

多數個人投資者的訊息來源非常稀少,可以仰賴的只有電視新聞與網路排行榜上的熱門文章。所以後知後覺,錯失先機是常見的狀況。但即便如此,投資人還是有機會可以躲過泡沫危機,擁抱正確的市場。在市場進入尾聲時總有這幾個共同現象:市場不再有悲觀聲浪、一時之間湧出大量衍伸產品、八卦媒體開始關注投資話題。

其實在比特幣價格大跌之前,就已經有徵兆。ICO在中國被禁制,虛擬貨幣種類三年內暴增到一千八百種,各國開始相繼討論比特幣與國家安全的問題,台灣甚至出現以比特幣為標的的傳銷團體,臉書開始出現大量社團,甚至大膽開課教授投資人如何買賣比特幣。這些都是反映市場過熱,應該將資金轉向的危險訊號。

然而,資金可以去向何方呢?

最好的方式就是秉持「美洲掏金潮下的牛仔褲精神」,在18世紀美洲掏金潮末端,最後賺錢的並不是掏金客,而是在掏金區附近的牛仔褲商和販售生活必需用品的商家。

而在美國升息步伐逐漸緊湊,原物料帶動通膨收升溫,各國加息意願增加的情緒下,熱錢必定逐漸被回收,就連炒作挖礦機的業者也將失去市場。

站在鞏固國內金融秩序的立場,台灣應該效仿韓國採取實名制購買比特幣,並對銀行帳戶來路不明的高額金流採取限制措施,除了避免不肖人士洗錢之外,也能防止民眾掉入投機的陷阱,防止資金的不當外流。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