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馬侃辭世弔唁外交慎算損益

28 8 月 , 2018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張競


對我國長期友好的美國共和黨參議員馬侃(John McCain;見圖 wikimedia)因病辭世,政府除主動發電致唁外,勢必有意派員赴美參加喪禮弔唁,以表達我方對其敬意與謝意,同時不免亦將藉機進行外交活動,但此舉必須事先審慎精算利弊得失。

朝野都須認識到,馬侃參議員支持中華民國毋庸置疑,派遣要員前往致祭,這是表示中華民國政府與政黨高層皆能通達人情,光是如此就已具備重要象徵意義。馬侃故舊門生看在眼中,自然內心會有所感。

但是喪禮弔唁,依據世間人情總應以尊重孝家為要,整個重點核心在於其家屬感受,因此舉止務必周到細緻,切忌喧賓奪主,否則就完全喪失本意。因此若是馬侃家屬有所要求,自然應當儘量配合,方能善體人意表達情誼。

對比2005年陳水扁總統參加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追思彌撒,以及2015年馬英九總統依據新加坡政府安排,以低調方式專程前往弔唁李光耀資政,前者被高調詮釋成與各國政府領袖平起平坐外交突破,後者則說依據雙方默契與諒解,避免炒作不做無謂著墨。而將心比心看在對方眼中,何者才具真正尊重與情誼?

因此政府或是政黨高層若是要以此理由赴美,順勢進行外交活動,務必要與弔唁活動充份切割,不要企圖安排與美國重量級政治人物「不期而遇」,讓原本真情弔唁失焦。

在此必須提醒,見面本身不是突破,因為有事要談,必須見面會商才是突破。所以不要為見面而見面,就算因為同時參加馬侃葬禮而聚集一處,另行闢室會晤,亦要保持低調,甚至要在時空上與弔唁行程有所區隔,更不要拿來作為公關炒作,或是國內政治消費以及選舉催票資本。

弔唁外交或葬禮外交是項很殘酷的無奈,整個運作過程必須審慎細心,絕對不要招致他人反感。切忌無謂去糾纏不欲在此時機與我會晤之重量級政治人物。假若我與美國政治溝通管道暢通,就更無必要在此等時機,計較高層會晤此等形象工程與公關作業。

美國對我友好之政治人物辭世,亦正是另啟外交歷史新頁的關鍵時刻,特別是如何掌握傳承其政治事業繼任人選,更是對美外交是否具備未來前景之核心要務。因此整個弔唁外交要將重點對象鎖定績優潛力股,而非去攀附當紅炸子雞。

外交作為有其連續性與持續性,今日所播種籽還要繼續經營,將來才會有可能開花結果,假若主政時短視近利吃乾抹淨,不擇手段竭澤而漁收割成果,絕無可能讓國家永續經營。

弔唁外交絕非燒冷灶,而是要顯現我方重視情誼之真性情。唯有具備真正品格,才會贏取對方尊重;唯有能為對方著想,才有可能獲得真誠對待。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