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對斷交無感的蔡政府 殆矣!

10 10 月 , 2019  

CCNA認證工程師  陳建良

人工智慧給予一般人的印象,總是一台長得很像人類的機器,不管精巧與否,都會以和善地口吻向熙來攘往的人們噓寒問暖,或是一場人機圍棋博弈間,位居幕後影舞的那部超級電腦,令人暇思無限。

事實上,人工智慧是由軟體程式如控制程式、聊天程式附上感光元件等軟硬介面組構而成。患有漸凍人症的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因須有客製化的人機介面與外界溝通。人機輔助商品藉此迅速結合,加上往後晶片運算能力逐漸提升,人工智慧遂以完整雛型立足於今。

人工智慧產品真正濫觴年,嚴格說來應該是2016年。聊天功能方面則以微軟當年發佈一款名為「Tay」的智慧型程式最為著名。微軟研發之初,本欲藉著「repeat after me」的學習機制,讓「Tay」成為一名19歲智慧型的模範生。可惜程式編寫疏漏不周,短短一天即被匆忙下架。

「Tay」為何下線?多與美國網路討論版8chan及其宣揚的負面文化有關。因該討論版於「Tay」甫上線之初,即發現其程式設計上有「人云亦云」的缺失,於是透過不斷誘導「Tay」學習較為偏激或者過於叛逆言語的方法;在「Tay」無法發現錯誤及自我矯正下,借用微軟名義讓其負面理念廣泛、更深遠的傳播。待微軟發現時雖然緊急關閉「Tay」,但「Tay」不知自己已經鑄成大錯。

經修正洗腦後,同年4月微軟嘗試讓「Tay」重新運轉,雖然對於仇恨或者不切實際的訊息三緘其口,不過除此之外其餘敝習依舊,甚至在推特發布「我在警察面前嗑藥」等語,讓微軟甚為難堪,最後也不再啟用,雖令人感到遺憾卻留有不可抹滅之基石供後續發展。

平心而論,科技業為爭取市場,將人工智慧以「類人腦神經網絡」或者「具有一定年齡的智力」等用語具體描述,無可厚非卻仍有不盡恰當之處。畢竟現今已經上市或者仍處於研發階段的軟體,均未具備有完善的人類思考邏輯。

誠如AlphaGo此等高階的人工智慧圍棋軟體,縱能以「漣漪效應」擷取大數據,仍屬於多電腦分散式之運算機制,利用模擬人類大腦自發性學習或者直覺訓練方式,提升自身下棋實力。

可惜此技術若用於複雜的人類社會,屬於非理性的環境居多時,機器人可能因為無法辨別是非而錯誤百出,即使與人類聊天如此簡單之事,恐怕都難以勝任。

「Tay」並未在我國發表,作者對於「Tay」案例是否存有含沙射影不感興趣,不過近來從邦交國斷交事件紛紛擾擾甚囂塵上,類似牽扯層出不窮,「Tay」事件不免已有鑑往知來的意義。

2018年11月25日,瑞士人民公投反對「瑞士法優先」之自決提案,不同意將《瑞士憲法》位階提高至《國際法》之上。因為此公投案會危及瑞典行使人權義務。瑞士人民認為邦交國間非僅有金錢或者政治上的利益,實現國際人權亦屬於重要的互助目標,有67%的瑞士公民投下不同意票。

美國聯邦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於本月25日通過,全名為《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TAIPEI Act)的《台北法案》,目的是協助台灣鞏固邦交。其法律效力雖不會凌駕《台灣關係法》,卻顯示美國對我國斷交事件已經感到擔心,深懼我國對外發展、國際人權地位的維護恐有不利影響。

但是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最新民意,卻近有53%民眾並不擔心邦交國逐漸流失,顯然國家之國際處境與民意認知存有懸殊差距,這才是與「Tay」案例頗值深思之處。

前英國首相梅伊(Theresa May)為解決孤單問題,任命克勞奇為獨一無二的「孤單大臣」。因為英國紅十字會資料顯示,英國有超過900萬人表示他們總是感到孤獨。克勞奇接下職務後表示,「我相信我們可以在戰勝孤單上取得重大進展。」個人怕孤獨,那國家呢?

姑不論友邦的分崩離析,是禍起蕭牆的非正統性失職,還是蔡政府口中的友邦「貪婪好財」,這一連串的外交挫敗都意味著蔡政府已經喪失「獨台」條件。畢竟存在於我們現在的世界史,是一齣互動與共同擁有的記憶史。箇中蹊蹺,於微軟研發「Tay」的決心、過程、為何不計成敗採用「repeat after me」的學習機制,蔡政府應從此端倪中好好推敲92共識的不可或缺性。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