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 焦點議題

蔡政府的年金改革—故意不說清楚的秘密

31 3 月 , 2017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候選人 陳昱旗

年金改革為何越說越不清楚?到底執政者在政治盤算什麼?過程中矛盾衝突是什麼?最終目的不是談改革,而是比「敘事說故事」的宣傳能力,真正目的在於如何獲得最大的選票政治利益,這也就是蔡政府不能說清楚的秘密。

在談年金改革,必須回到政府辦理年金的初衷意涵,政府有最終義務照顧身為勞方的軍公教。針對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勞工保險、公教人員保險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軍人保險、農民健康保險等都是法定給付義務的支出。

換言之,對於政府年金支付於軍公教,正確觀念是「法定給付義務」而非是林全院長為了年金改革,卻創造喊出獨步國際的「潛藏負債」一詞,試圖混淆民眾視聽,讓政府原本「法定給付義務」的責任,透過汙名化年金成為國家負債。讓無知民眾大喊軍公教讓國家財政破產看衰台灣,一切目的都只為了不給付於軍公教。

因此,政府若用財政或年金破產的藉口推託不給付,就是背棄對公教人員的法定責任,政府的誠信角色也就被弱化,自然就成為無誠信擔當的卑劣者,如同業主讓企業惡性倒閉,留下一堆爛帳與尚未支付勞工的勞務薪資,讓勞方最終只能求助無門走入悲慘困頓。

創造「破產」說是政治最大騙術?潛藏負債不是債

中華民國10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歲入為1兆8,457億元,較上年度預算數1兆8,224億元,增加233億元,約增1.3%。並且在國家債務部分,蔡政府四年內舉債一兆推「前瞻建設條例草案」為了加大投入公共建設經費,平均每年2,500億,幾乎將舉債空間用到極致。魔鬼藏在細節裡,如國家財政面臨破產,按照正常總預算籌編邏輯,會控制總預算資本門部分,維持經常門固定運作。因此,用破產污衊一說推年金改革,無疑是打臉國家財政窘困一說,說穿了就是一種政治騙術。

 

根據中華民國106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書,跟我們說中央政府財政良好,政府稅收大幅增加,稅收將較預算數穩健超徵。債務都在法定範圍內,仍有相當的舉債空間,但蔡政府實際對外的說法卻是政府財政困難,不得不改革年金制度,試問到底是誰在胡扯?

假改革卻真作弊?支出高峰期已過

先射箭再畫靶,就是作弊。在推動年金改革過程中,看到的是「敘事能力」,說白了就是編故事。先設定改革射箭,接著畫靶說明。不當比喻希臘化國家財政破產到我國年金破產,接著用年輕公務員形成世代對立。改革真相真的是這樣嗎?

針對我國退休撫卹的國家法定給付義務的支出「高峰期」已過。106年度共編列1,405億元,占歲出總額7%,較上年度1,472億元,減少67億元,約減4.6%,這樣的二次大幅度逆轉,在在證明未來可以推估符合支領舊制年金的人因死亡不再支領的人越來越多,可以證明高峰已過。

倉促推改革,完全不考量整體社會對立氛圍,只能說蔡政府已經預見結果如同真作弊,當今年通過年金改革就能立馬見政治效果,根本原因不是軍公教吃垮財政,而是政治人物的最終盤算,一方面可獲致砍軍公教年金部分又一方面可運用擴大舉債來籌編公共建設經費,真的只能說這是另類掏空台灣的新手段。

從106年度歲出分配上,發現真正佔支出最多的是社會福利、教育科學文化與國防總共佔全部的60.2%。這樣的數字一一證明,真正我們要關注的是政府預算投入效益,中間是否隱藏上下其手的弊端,導致最後形成全民買單的共同悲劇。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