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大家談, 焦點議題

讓技職教育成為國家穩定的支柱

31 10 月 , 2015  

退休高職教師 謝其政

技職教育最重要的精神是培養各領域的基礎專門技術人才,專注的重點在技術與技能,養成教育側重在實務應用,故每週有4~12節數不等的「實習課程」。在此多元轉軌的時代洪流中,應讓技職教育高中端,不須高等教育端之加持,便可發光、發熱創造輝煌。

事實上,上大學本來就非必須的,德國只有大約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輕人會選擇唸大學,另外有約三分之二的年輕人選擇進入職業教育體系。(參見彭明輝的文章)以國家的角度而言,高中及高職的學生比,大致維持在三比七,如此國家才會穩定。否則,太多年輕人盲目地湧入大學,除了讓國家缺乏實務技術人才、大學生畢業學非所用,更會讓國家大學生的平均薪資倒退。當供需失衡,大學文憑在激烈職場競爭的情況下,也就不值錢了。而最諷刺的,就是大學文憑即便不值錢,但由於沒有大學學歷更矮人一截,因此高職生仍毫無選擇地必須追求升學,為了那張並不值錢的大學文憑,背負近50萬元的助學貸款走入職場。

文憑主義與升學主義正是台灣教育與職場的迷思。多年來不管是民間企業亦或政府公部門,在徵才時大多會以學歷作為門檻,尤其是知名企業的高階職務,更將門檻提高為限國立大學或若干特定大學畢業,也因此更加助長升學主義之風。

不可否認,有些名校確實代表一定程度的品管,歷任校友在企業界的傑出表現除了成為學校的金字招牌外,也成為職場的人際關係網絡。從此觀點切入,如果文憑主義在人力市場中還存在,即表示學校教育在人力素質之提升上,是有發揮一定成效的。可是,反過來看,如果你手上的大學文憑,在就業市場上,並不能用來證明你的能力,那升學就不再是「主義」而只是一種「選擇」。如果大學品管不佳,文憑形同廢紙時,文憑也就不再是「主義」,而只是一張「證書」而已。而究竟要選擇「證書」,還是「證照」,就是高職生必須面臨的「選擇」了。

台灣有很多技職體系優秀的學生,對若干專業技能有特殊天賦,這些技優生們,原本可以在自己所擅長的舞台發光、發熱。但一直都圍繞在學生、學生家長、老師及更多是來自社會根深蒂固的士大夫觀念作祟,以為優秀的人才,若沒有大學文憑的加持,就很難優秀

在技職教育3.0《技優生不受重視》的報導:一位全國技能競賽金牌冠軍直言,在就讀彰師附工三年期間獲獎無數,曾獲得全國技能競賽網頁設計第五名、金牌,以及預備國手的資格。以技優生身分進入台科大就讀後,一切不如預期。在高職三年期間幾乎都投入在技能訓練,學科能力較弱,學科程度想跟上一般生,非常吃力,所以一不小心就會被當,甚至二一、被迫退學。

另一個例子是全國賽工業控制銀牌得主,原保送到國立臺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就讀後,卻同樣因為學科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儕,大一上學期便被二一,目前已休學。因為學科能力顧不好,技術能力也沒獲得訓練,大家都是為了一紙學歷而死撐著。

根據《職業教育法》第1條所揭櫫:「職業學校以教授青年職業智能,培養職業道德,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職業學校,對多數學生而言,應該是進入職場前的最後一個正規學校教育,因此,職業學校設有實習輔導處,實習輔導處下再設就業輔導組,顧名思義,乃專司職業學校學生畢業後之就業、安置、追蹤、輔導等業務。

近年來,若干辦學績效(更露骨的說應是升學績效)佳的職校,受到考生及家長青睞。有些成績優秀考生,放棄高中而選擇高職者眾,但此一現象不全然意味著技職教育之抬頭,更有許多人,其實是將技職教育視為進入國立大學的終南捷徑。這顯然是一種本末倒置的現象。忽略了職業學校的目的是在訓練就職能力、培養基層技術人員,而非另一個追求升學的管道

高職畢業生確實是,也應該是整個國家人口比例最高的中堅份子。高職也請務實扮演好職業教育法所揭,養成健全之基層技術人員為宗旨此一神聖使命。筆者認為,教育部應考慮規範高職畢業生,必須先有數年或更長的工作經驗後方可報考四技二專。或高職畢業生在職場闖出一片天後,若知學之不足,此時可再重拾書本,以在職進修方式走進校園。如此才能讓技職體系注重「實務應用」的特色更為彰顯。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