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 烏凌翔

習近平「集權」走向「極權」後有哪三條路?

17 11 月 , 2017  

台大政治系博班生 烏凌翔

19大之後,有人因為習近平修理了不少「同儕」,把他比做雍正;也有人認為眼下中國國力增強,有些清初盛世的味道,把他比做乾隆;此外,台灣還有一位研究中國先秦古籍的教授,很早就私下講述習近平是李世民轉世的「感應」、、、這些說法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隱射在21世紀的民主時代,中共領導人如同帝王一般,也許隱含嘲笑中共政體跟不上時代的貶意,也可能出於一種深埋在中國文化中-明君一出,天下太平-的期望?

確實,討論中國的權力政治,立基於政治理論雖然邏輯清楚,但深不可測的文化底蘊卻總是若隱若現的施展著影響力。觀察中共高層政治,「派系鬥爭」是很犀利的角度,跟中共同一年誕生的美國政治學者白魯恂(Lucian Pye),算是相當早運用這項理論工具的「匪情專家」,他稱之為文化心理學途徑。這位老外何以如此了解中華文化的精髓呢?原來他出生在中國山西,高中才回美國,爾後分析文革,就用上派系的角度,結果在中國政治研究領域中揚名立萬。本文也從派系的角度來觀察習近平「集權」乃至「極權」的歷史脈絡。

首先回顧一下歷史:江澤民在1989年奉小平同志之召入京,接替趙紫陽的三年總書記任期之後,自己又做了兩任10年;隔代被小平同志指定接班的胡錦濤10年任期,「江辦」勢力仍然遍佈中共各個階層。試想,長達23年-明著、暗著-掌握最高權力的歲月中,門生故吏若不遍佈黨政軍各階層,那才奇怪呢!

2007年底17大,習近平接「儲君」之位時,被視為是派系鬥爭妥協之下出線的「弱主」;2012年底18大接大位時,他如果乖乖聽任背後的「老人」繼續「說三道四」,貴為總書記的胡耀邦與趙紫揚被老幹部罷黜下台的前例,他不可能不知道;胡錦濤10年「兒皇帝」的經歷,他也近距離觀察了至少5年。習近平在這種情況下接班,如果不想重蹈覆轍,而想做一名真正的國家領導人,掌握權力,是唯一的道路。由此角度觀之,他的「集權」有其必要,甚至有某種程度的正當性。

五年後的現時今日,弱主終成「習核心」,思想還冠名寫入黨章,這五年,當然是處於「集權」的過程,而且成功、、、 嗯,至少成功了一半。

以習近平現今大權在握來批評他或批評中共,是一種涉世未深的政治幼稚。出來玩政治,誰不愛權力?誰不需要權力?國父孫中山可能在被迫讓出大總統的位子給實力軍人袁世凱時,才終於悟出這個道理,於是南下廣東建立武力,黃埔軍校因而誕生,也才有了日後的北伐力量。所以,就算胸懷服務眾人偉大理想的聖賢之士,也需要權力做為工具,否則如何遂行理想?

「集權」是一種過程,「極權」是一種狀態,持續「集權」的結果,自然是「極權」。如果達到「極權」後,為所欲為,也當然會被歷史視之為獨裁者。現在就批評習近平是獨裁者,尚早,若是觀察他的19大報告,其中多次提到「兩個一百年」-即,建黨滿一百年的2021、與建國滿一百年的2049年,要達到小康社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依此看來,習近平「集」來的「權」,應該是他的工具。

那麼問題是,「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的目標要依賴國家的經濟發展,而經濟發展必然-事實上也已經-造成中國社會的多元化,單一政黨不能代表這個社會上所有各個階層的利益,尤其貧富距惡化後,按照馬克斯主義,階級鬥爭就會出現了,必然衝擊政治體制。這就是我們觀察到習近平在極權之後,仍然可能面對的大難題;而未來,有三種可能。

中國經濟突飛猛進,因為經濟陷入泥淖而如同蘇聯解體的危險已大為減少,換言之,習近平不太可能踏上戈巴契夫的被迫民主之路。他可能循蔣經國之路,為了政治改革,主動放棄極權,朝威權、乃至民主推進嗎?在現階段,不可想像,卻是部份海外華人的的殷殷期盼,如果真的發生,台獨之路,要如何走下去,頗堪玩味。

從中共自己的角度來思考,如果真的要讓日漸高漲的社會壓力釋放,那最上策應是李光耀之路,就是減少黨治、人治,提高法治的程度,維持社會穩定的同時,卻仍然保持一黨專治,這從習近平19大正式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可以看出一絲端倪。

結局會是三條路的哪一條呢?我們繼續仔細觀察。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