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台積電的煉金術

12 11 月 , 2019  

自由撰稿人  戴發奎

台積電對於許多台灣人來說只是代號2330的千檔股票之一,頂多是績優股領頭羊,除此沒有什麼特別感覺,倘若說中國大陸舉全國之力也近不了台積電的身,連車尾燈也還看不到,這下子是不是有那麼一絲絲偉大的感覺出來了呢。若要舉出一個真正的台灣之光,那就非台積電莫屬。

這幾年中國大陸的高科技發展,以雷霆萬鈞之勢成為世界第一的有5G、無人機、高鐵…等;在第一名與老二徘徊的有與GPS抗衡的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大型電腦、互聯網。只要中國大陸想要,幾乎都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掌控大勢的主導地位,到目前為止唯一還沒取得成功的例外就是高科技裡最重要的半導體晶片(芯片)。

半導體業與其它高科技業不同的是,一旦框架型成,後面的人就再難以切入,更別說追趕。半導體的難不僅僅在於它的製程、科學原理及設計,更多的是在這個產業的物理結構。大多數產業的市場是金字塔型結構,低端產品利潤低但佔據大部分市場份額,高端產品份額雖低,因為利潤高所以總利潤不比低端市場少,這樣的情況體現在除了半導體業的任何產業,比如近期的德國汽車業世紀大併購案,位在產業鏈底層年銷售600萬輛的大眾汽車,與銷售量不及它百分之一、專攻高端消費者的保時捷平分秋色,雙方都有能力併購對方。

由於一般產業金字塔的結構,讓中國在剛進入技術水平還不是很高時,能憑藉低成本打價格戰,讓原本佔據低端市場的外國業者退守高端市場,但總利潤就下降。2015年才進入市場處於鄙視鍊底層的電商「拼多多」,以簡單粗暴的補貼發展起來,11月7日股價來到US$43.31元,總市值503.42億美元,一舉超越京東,成為中國大陸第三大電商。

當中國的業者在低端市場獲得利潤後,就可挹注資金在人才及技術上,進而向高端市場進攻,再以相同低成本、價格戰方式吃下高端市場份額,以此價格歧視(歧視在經濟學裡是中性,並無褒貶之意)戰略模式屢試不爽。

但是半導體業是個倒金字塔型結構,上層高端市場同時佔據了市場份額及利潤,當有一家晶片業者進入到14奈米(1 顆原子的大小大約為 0.1 奈米)製程且良率高時,16奈米基本上就沒有人要了,不像有人會買四萬元一支的蘋果手機,幾千元的其它品牌手機一樣有市場。

根據摩爾定律,積體電路每一製程跨越的時間約為1~2年,由於每一次製程投資金額都是上千億起跳,讓後來的人在倒金字塔底端份額少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加入競爭行列。

2015年台積電與三星14、16奈米之爭還言猶在耳,而中國大陸才剛掌握28奈米製程,今年台積電5奈米製程已經準備生產,3奈米也進入研發階段。

中國大陸唯一的機會就是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減緩,但台積電已對此做出回應,將利用3D堆疊以及先進封裝技術,解決摩爾定律「失效」的預測,可以預見的是台積電的煉金術在短期內將無人可以複製。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