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

性別稱謂正名-一場「標籤化」的鬧劇

25 2 月 , 2022  

新聞研究所博士班學生 蔡哲明

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掀起性別稱謂的正名運動引發撻伐,要求教育部線上國語辭典進行修正改善性別歧視,針對父母雙親一律通稱「阿公阿嬤」,認定傳統「外公外婆」稱呼隱含尊卑,此舉無疑深化「標籤理論」的意識形態。

社會學者貝克提出「標籤理論」(Labeling Theory),直指一種社會對偏差的極端反應,世人因為受制道德趨使,導致汙名化的永久性,被標籤者生活在千夫所指的社會情境;一但「外公外婆」的「親屬關係」被嫁接為「階層高低」,這場正名運動無疑讓性別稱謂的「標籤化」提供了合理性。

王婉諭因正名運動臉書慘遭留言灌爆,強調此次教育部的網路辭典調整部份僅有釋義「加註」,並沒有將「外公外婆」從字典中「消失」,大家習慣的稱謂並不會改變,卻凸顯了這場正名運淪為畫虎不成反類犬。

教育部的《國語辭典簡編本》本就帶有傳承理念的普世價值,肩負保存語言以及解釋詞彙的雙重功能,「外公外婆」是否象徵當代社會所反射的負面價值,恐在社會大眾心中並無普遍共識;逕自將「外公外婆」置入負面的標籤,反而導致歧視稱謂進入按序模型(Sequential Model)的發展階段,從初級偏差的名稱歧視,進入到次級偏差的自我認同。

教育部長潘文忠加碼宣布要將外孫與外孫女正名為孫子及孫女,也讓這波正名議題持續延燒,回顧教育部先前遺失學習歷程檔案與廢早自習,加上對黃郁婷爭議事件決定邀體育署2週內與中華奧會等研商,不免讓人質疑教育部在升學政策與意識形態上的積極反差。

臺灣正名運動始於2002年5月11日(「511臺灣正名運動」),當民進黨對「去中國化」與「去蔣化」的政治景觀難以貫徹,便走向了針對傳統用語的文字獄;「正名」顧名思義是將「不正確的名稱改正」,不過「正確名稱」卻又隸屬主觀字眼的情感轉移,也造就了不必要的社會紛擾。

王婉諭掀起的正名運動無疑深化「標籤理論」,讓性別稱謂的「標籤化」提供了合理性,遭到輿論風向反噬只好強調釋義「加註」,卻讓無辜的「外公外婆」們遭受池魚之殃。

(圖片來源:王婉諭臉書)

, , , , ,

By



Recommen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