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

日本對台戰略與防衛白皮書

16 7 月 , 2021  

陳怡安、楊斯涵

兩岸分章 美日趨同

日本內閣於7月13日發布的最新版防衛白皮書,內容首次將台灣議題與敘述中國大陸的章節分開敘述,並強調台海情勢的穩定牽動著日本的國家安全及國際秩序。新版防衛白皮書也透露出在美「中」關係趨於緊張的國際戰略框架下,日本正逐步與美國建立更緊密的同盟關係,並在東亞地區的防衛上與美國的戰略趨於一致。此消息一出,有學者樂觀分析日本對台灣的戰略逐步清晰,認為日本近期對台灣的友好態度將使得台日關係邁向新的紀元。然而防衛白皮書畢竟只是日本內閣對於國際情勢的判斷,而當今的戰略框架乃圍繞著美「中」雙方的博弈,因此長期戰略上傾美的日本對台灣做出此一分析並不令人過於意外。

中國軍力 威脅漸增

防衛白皮書中提到,日本對於台海軍事實力的逐漸失衡感到擔心,因為中國大陸軍事實力的增長不僅可能破壞台海兩岸的勢力平衡,更可能衝擊到日本領土的安危。

根據美國國防部公布的2020年度「中國軍力報告」指出,中國大陸預計在2035年前完成軍事現代化,2049年前建立「世界一流」的軍隊,因此中國大陸在未來10年內,加倍儲備核彈頭,致力整合陸、海和空的核打擊能力,意圖達到「核三位一體」的戰力。

在中國大陸的眾多軍事設備中,又以其防空系統讓所謂美國為首的民主聯盟國家最為擔憂。目前,中國擁有俄製S-300和S-400地對空飛彈系統、以及國產的防空武器,長程飛彈方面,中國共有1250枚陸基彈道飛彈(GLBMs)和巡弋飛彈(GLCMs),射程介於500至5500公里之間,相對的,美國目前僅有1種常規陸基彈道飛彈,射程介於70至300公里,而沒有任何巡弋飛彈。報告最後也提到中國大陸軍方試圖在全球各地佈局,除已設立的東非吉布地基地,中國大陸亦期望於緬甸、泰國、新加坡、印尼、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阿聯酋等地也設補給基地。美國國防部負責中國大陸事務的副助理部長施燦得(Chad Sbragia)曾對「華盛頓郵報」表示,中國大陸可能最終達成在所有「你想得到的地點」設立駐點。

台海穩定 美國利益

美國是首先意識到此波潛在台海軍事危機的國家。川普在任期間的2017年起,便頻繁依據台灣關係法對我國販售武器,我國也先後向美國購入戰鬥機、長程空對地飛彈、岸置魚叉反艦飛彈系統等,在台海軍事實力方面取得平衡作用。拜登上任之後延續川普的戰略,在軍事方面依然對台展現友好,近期面對中國大陸解放軍頻頻挑釁,美方也派艦艇屢次通過台灣海峽,甚至釋出美軍「抬腳監視遼寧艦」之照片,以威攝中國大陸的囂張氣焰。

此外,美國國會對台友好的聲浪也逐漸壯大,例如2018年12月通過的「亞洲再保證倡議法」以及2020年3月通過「台北法案」(TAIPEI Act)都積極提倡美國對台軍售,以及透過對台灣加強經濟和外交上的交流來維繫台灣的安全與繁榮。然而,盡管美方已經相當大的釋出善意,仍然不太可能改變以目前戰略模糊的方式對待台海問題,由此可見美國了解到兩岸問題的複雜性,並想留有彈性空間來應後續問題與相關挑戰。

戰略輪廓 趨於清晰

身為美國在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同盟夥伴,日本不可能沒有感受到美國的模糊態度。日本和美國最大的區別是,日本和中國大陸隔海相望,而台灣與中國大陸的軍事平衡對於東亞國家來說,可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每個可能的衝突都應該盡量避免,因此日本對於中國大陸於軍事上趨於上風的現狀感到憂心忡忡,這也解釋了為何今年度的防衛白皮書中,台海問題須另闢章節,分開討論。事實上日方並非第一次意識到台海問題牽動著日本的國家安全,然而在美中關係全面惡化的背景下,這種危機感讓菅義偉政權尤為不安。

值得強調的是,日本的危機感並不意味著日方將對台灣從此戰略清晰。雖然日本最近對台態度友善,如捐贈台灣醫療物資和疫苗,且多為重要官員也發表言論強調日本應該與美國攜手合作防衛台灣,但這是日本出於自身的國防戰略考量,以及美國的盟友身分,對台灣趨於友好,況且日本國內也有堅定的對陸融合論擁護者及官員,認為日本若是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防衛台灣,意味著全面與中國大陸撕破臉,這種作法無疑是犧牲日本在中國大陸的經濟利益,且目前也無法證明加強防禦台灣是否能夠平衡兩岸關係,抑或是製造更大的區域不穩定。

觀點評析:務實彈性 方為上策

從新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來看,不能斷言日本將就此對台訂定清晰的戰略。日本自二戰以來軍事力量一直受制於美國,在亞太戰略上始終都是與美方趨於一致,直到安倍內閣提出安保法案之後,日本民眾才逐漸意識到軍事上抗衡中國大陸的實質意義。然而,日本在經濟上極為仰賴中國大陸的市場和供應鏈,巨大的利益擺在眼前,豈可能只因為台海軍事不平衡而動搖?台灣不該過於寄望日本的友善幻化為實質性的軍事防衛,而是應該更加務實的開闢渠道與各國對話,以此增加我方在兩岸議題上溝通的空間與籌碼。

, , , ,

By



Recommended